课堂导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4期   作者:杨莉莉
[导读] 课堂导入相对于小学数学,有着很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所以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课堂导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理解记忆效果。本文对课堂导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侯马市张村办事处中心学校  山西 临汾  043000
       
        【摘要】课堂导入相对于小学数学,有着很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所以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课堂导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理解记忆效果。本文对课堂导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课堂导入可以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学生能紧跟教师的课堂节奏,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数学知识。
        一、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概念
        在数学课刚刚开始时,大部分学生由于课间休息原因,注意力相对分散。如果此时教师立即开始教学,而且还是教授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必然会使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小学数学课堂导入重在导入两字,是使用合理、巧妙的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更适合小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是使用更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活跃数学课堂教学气氛,使原本比较枯燥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生动,借此提高小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最后达到更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课堂导入,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导入思想
        小学数学教师不是数学教学内容的朗读者,而是帮助学生们学会学习、了解新知识的引导者。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并对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有足够深入的了解与尊重,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掌握数学教学重点,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才能以学生们为主体,研究、设计出合理的课堂导入方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提高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积累大量的教学经验。
        (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虽然相对简单、易懂,但是其中也包含了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内容,这些内容对小学生们的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学习难度的。而且这些数学学习内容之间还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如果对前面的数学知识没有理解掌握,可能会严重影响学生们对新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使学生们听不懂、记不住,甚至有可能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数学教师应巧妙利用课堂导入,提高小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们互动,让学生们将生活中与课文中气球形状相同的物体名称写下来,并与其他学生分享、讨论,这种课堂导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讨论的方式还可以有效加深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记忆。



        (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来说,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所以一些亲自动手参与的活动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进行合理的课堂导入,引导学生们自主研究、学习小学数学内容。提升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索心理,培养学生们课后自主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增添了数学学习乐趣,加深了对数学教学知识点的理解。
        (四)利用课堂导入增加一些师生互动的环节
        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们的互动方式是传统的问答方式,这种方法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数学教师的威严感,但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进而会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所以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中增加一些师生互动的环节。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能拉近师生的距离,带动提升小学生们的数学课堂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注意力。同时也让数学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数学教师对学生们的不足之处进行有效指导,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效率。
       (五)在导入中复习旧知,事半功倍
        课堂导入部分利用复习旧知,可以有效增加小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对要学习的数学内容进行预习,则可以提高学生们对新知的理解程度。所以,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和复习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或课堂前几分钟与学生们进行问答互动,了解学生们对之前学习的数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的了解情况,并通过合理的引导,使学生们了解预习、复习对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数学教师培养学生们的预习复习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效果,更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们整体学习成绩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六)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学生常常会被动地吸纳老师教授的知识,而且遇到问题也会直接向老师求答案。这种方式会让小学生养成不愿意主动去探求、思考以及学习的习惯,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然而,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则不同,老师会更多地引导和鼓励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思考,并利用信息技术在生本课堂教学中创设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会大大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利用课堂导入,能让教师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善用课堂导入不仅能增加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从而营造出健康、热情、积极向上的数学学习氛围,使小学生们真正获得德、智、体、美等素质的全面提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