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的识字教学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4期   作者:李官友
[导读]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识字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新的识字方法,使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有利的条件,创造新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宁强县汉源赵家坝小学  陕西 汉中  724400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识字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新的识字方法,使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有利的条件,创造新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帮助学生掌握信息的主动权,提高识字效率。我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一、创设识字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激发求知欲的动力。根据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况且单纯的识字枯燥无味,往往使学生缺乏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教学需要出发,依据识字内容,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表演,绘画,谜语,儿歌,识字卡片,挂图等帮助学生识字。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加识字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识字,不断创新新的识字方法,如教“踢”和“打”等字时,让学生表演这些动作,体会这些字的偏旁与字的关系,从而记住这些字。还可以结合儿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第三册《学习园地四》“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来认识“泡,饱,跑,抱,袍,炮”这六个字,琅琅上口,富有趣味性,学生很容易掌握了生字的音,形,义。低年级教材生动活泼,图文并茂。为了使学生对文字产生好奇感,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我在教象形字时,先画成事物的圆形图片,看看日月水火的实物形状,然后再出示汉字,让学生进行对照,再让学生把图片与汉字用线连起来,这样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几个汉字。再用同样的方式认识“山,石,田,土”这几个字,学生积极性很高。
        二、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中掌握各种识字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低年级学生应该:“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因此,我在识字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式,适合自己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独立识字的权利,让学生享受识字的乐趣。
        (一)归类识字法
        从汉字的构造来看,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几种,在教学时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既有利于增加识字效果,又可以促进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字范围。如在教学“桃,柏,松”等字形时,我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字的共同点:“这些字都带有木,都跟树木有关。”同时进行拓展,还有哪些字与木有关,同学们都踊跃举手发言。
        (二)编故事识字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利用直观手段,形象的语言去揭示汉字的构造规律与音,行,义的关系。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把一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成一幅画或一小段故事。


如教“明”时,我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老天爷白天在天上挂了一个太阳,晚上在天上挂了一个月亮,让我们白天晚上都看得见,所以地球就明亮了。”我边讲故事边写笔画。
        (三)字谜识字法
        把生字变成谜语,让学生在猜谜语活动中认识生字,既认识了字音,字形,有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组织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一举多得。如“手高眼底是看,“一个黑狗,不叫不吼是默”,“独生子女是好”。
        (四)近反义词识字法
        积累近,反义词识记生字。这种方法是学一个带一串的记忆方法。如教学“一大一小”时,我出示两张同样内容一大一小的卡片让学生看,用同样的办法教学“快-慢”,“前-后”,学生很容易理解。
        (五)编顺口溜,口诀,儿歌识记法
        在教学中,我把一个个枯燥无味的汉字编成顺口溜,儿歌,帮助学生记忆汉字。如合手拿,人门闪,土里埋等,鼓励他们的想象力,进行自主识字和创造性识字。记忆“喝”和“渴”时,学生就能自编顺口溜:口渴要用水“渴”是三点水;喝水要用嘴,“喝”是口子旁。
        三、巩固识字效果,享受识字乐趣
        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利用换偏旁这种方法,让学生用加减法识字,如“级”和“极”,“景和惊”等,让学生知道用两个认识的字组成一个新字,如“历,扇,确,愁”。通过对比记忆,学生不仅能掌握新字,而且还能多次与以往熟悉的字见面,进一步巩固了旧字,体会了识字成功的快乐。
        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拓展识字渠道
        在课外生活中识字,是一种重要的识字方法,他是课堂识字的补充和拓展。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那么学生回到社会这个大学堂,在茶余饭后,酒席言前,城逢市口,劳动场面,走亲访友等活动中。我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鼓励他们多留意生活实际。如与人的交流中遇到的生字,商店各种商品的名字,食品包袋上的名称,报刊杂志上的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请教别人或查字典,做生活的有心人,让生活教会自己更多的汉字。为了增加识字量,我要求学生把课外认识的字收集到自己的专用笔记本上,定期巩固,交流,展示,比比谁的识字量大,识字渠道广,定期评选“识字大王”这样不仅增加识字量,我要求学生把课外认识的字收集到自己专用笔记本上,定期巩固,交流,展示。比比谁的识字量大,识字渠道广,定期评选“识字大王”这样不仅增加了识字量,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总之,识字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不拘一格的创设多种趣味性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识字。千方百计的激发学生兴趣,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轻松步入“识字乐园”,寓教于乐,不断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扩大识字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