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3期   作者: 李彩琳
[导读]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材观、学生观、教学观正发生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着改变;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发挥,教师的评价方式多样化,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我们深深得感受到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浓了,解题的思路更活跃了,同时也由于新课程中增加了一些新的较难的内容,数学题目由于强调与生活的联系及开放性,课堂教学由于关

     
        德宏州芒市勐戛镇勐稳小学  云南 德宏  678400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材观、学生观、教学观正发生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着改变;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发挥,教师的评价方式多样化,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我们深深得感受到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浓了,解题的思路更活跃了,同时也由于新课程中增加了一些新的较难的内容,数学题目由于强调与生活的联系及开放性,课堂教学由于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性等原因,加具与提早了数学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无论是数学学习兴趣还是数学学习能力,在小学阶段已经普遍存在,数学学习有障碍的学生正在急速扩大,这使我们许多教师感到担忧。
        二、课题的界定
        我们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两极分化”指的是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优等生”和“后进生”,“优等生”是指学习兴趣高涨,完成学习既定目标,评价成绩暂时在同学前沿;“后进生”指的是因身心某些障碍而未能充分发挥自己数学方面的潜能的学生,他们的数学成绩与潜能发挥之间存在着差距而导致学业的暂时“落伍”,不能适应常态学习,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等措施给予补偿和转化。
        三、课题研究目标
        1.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自信中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减少他们数学学习成绩之间的两极分化。
        2.实施分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最大的收益。
        3.通过研究,找出影响学生之间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因素,提出解决策略。
        4.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成果和分析
        (一)教师、教材的变化
        新课标的教材给人的感觉耳目一新,体现了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感觉可亲、可用,但是教材为降低难度,对有些内容进行了删、添,对有些教材内容及顺序进行了重新组织和编排,使得知识的跳跃性大,学生反而不容易接受,优秀的学生接受能力强,而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加无所适从,从而加剧了分化。
        对于教师来说,新教材给了教师很大的发展空间,挑战性也随即大了,教师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精心预设,又要学习新理论,研究新教法,努力应对课堂生成,所以教师的负担在无形中增加了不少,无暇顾及那些学困生,久而久之就使得分化更加严重了。
        (二)学业负担重,对学习缺乏兴趣
        刚入学的孩子对任何知识都充满了好奇,任何有意思的东西都想学、都愿意学,孩子的思想也比较单纯。而随着年级的升高,要求学生由原本的直观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还是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之上,不能适应新知识的学习,在多次失败的打击下逐渐缺乏了对学习的兴趣,也打击了他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再者,学生之间个别差异较大,在生活体验上也存在差别,因此出现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再加上自身的不重视和学习目的不明确,就引发了两极分化。


        五、研究成效分析
        (一)制定阶段计划,保证研究工作有序开展‎
        我们根据课题方案,结合学校数学教学实际制定了课题方案实施、学期计划,明确了学期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一是了解学生学习“两极分化”形成的成因,总结出转化“后进生”的一些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
        二是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缩小“两极分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开展好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帮助“后进生”进步,缩小差距,消除“两极分化”的横沟。
        (二)重视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课题研究需要科学的教育理论支撑,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许多一线的教师在这一点上显然是较为薄弱,因此我们高度重视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以期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使课题研究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展开。
        (三)加强课堂教学实践
        探索小学数学学生两级分化现象的成因和缓解的策略。
        (四)积极反思小结,丰富研究成果
        现代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勇于实践,还要求教师成为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角色。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平时要注意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每学期至少完成案例分析两篇,教学反思四篇,课题组组长要记录好每次活动的具体情况,及时作好课题方案实施的阶段总结。教师及时写下精彩案例和反思,收集了学生的培优辅困作业并分类整理成册。
        六、课题研究中存在问题
        虽然课题研究在一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部分学困生的成绩还不理想,虽然在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持之以恒的态度。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还未达到和谐有效的程度。
        针对以上情况,我确定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1)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并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去。(2)继续加强对家长的教育与沟通,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促进学困生教育与转化成果得以巩固和发展。(3)继续加强实践研究。
        总之,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导致数学两极分化的因素很多,因此需要我们在今后的不断的实践、反思中进一步提升观念,总结经验,我们坚信在上级教研部门指导下,通过潜心研究,开拓创新,我们的数学教学一定会不断的深入,不断的拓展,不断地取得可喜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焦秀荷.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原因和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3):79-80.
        [2]崔治熊.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成绩两级分化的原因及对策[J].新一代,2013,(7):8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