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核心素养下学生歌唱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4期   作者:王仕衡
[导读] 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即歌唱能力。歌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它不仅对学生的美育、情感培养及自信心的建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唱歌作为学生们最喜欢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最能直接抒发人的感情、愉悦人的身心,最关键的是歌唱的能力人人具备。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结合学校的师资,制定了学生歌唱教学的策略。

        绵阳东辰国际学校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即歌唱能力。歌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它不仅对学生的美育、情感培养及自信心的建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唱歌作为学生们最喜欢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最能直接抒发人的感情、愉悦人的身心,最关键的是歌唱的能力人人具备。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结合学校的师资,制定了学生歌唱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教法;学法;核心素养;情感;技巧;策略
       
        一、低段歌唱教学目标
        低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的自然噪音和灵巧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1.激发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用歌声唱出自信态度和友爱精神。
        2.运用体验感受、模仿、探究等方法,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歌曲的美感。
        3.通过学习,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积极参与其他歌曲表现。
        二、高段歌唱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表演及歌曲创编活动,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本学段5~6年段部分学生进入变声期,应渗透变声期噪音保护知识。
        1.保持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2.培养音乐感受与理解能力,审美才能歌唱美。
        3.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乐于参与演奏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展开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表现歌曲。
        这样说,也是按这样的目标在培养,我校美好之声男生合唱团结合学段特点,扎实训练,创造新声代;美好之声女生合唱团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训练、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团队协作,逢一必夺,逢冠必争!
        三、训练方法
        (一)教师歌唱能力既歌唱教学能力的培养
        利用每周教研和集体备课,教师研课,磨课;练专业,技能大比武;参加各类比赛晋级,评价,思考,提升;多读书,多积淀,才能精炼学科语言,挖掘歌曲内涵。教师能力提升,即提升歌唱教学,即优化学生歌唱水平,即学生歌唱素养大幅提高。
        (二)立足课堂,提升全体学生歌唱水平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育的核心,立足之本就在课堂。“新标准”提出教师在指导学生歌唱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坚持自主、开放、个性化的原则,引导他们自由地思考、自信地歌唱,这是发展学生歌唱能力最有效的方法。课堂发声方法,情感内化都不能强压给学生。语言引导,方法技巧,教师示范尤为重要。
        (三)表演展示,提升学生的歌唱表演能力
        每一个人都有的得天独厚的乐器——歌喉,课前三分钟,成为自信歌唱的舞台。班级合唱,凝聚班级团队力量,优美歌声展风采。最美童声,区十佳歌手赛,唱响学校,唱遍绵州。 荣誉的背后,与老师们优化训练密不可分。从方法技巧到不懈训练,从个人特长到学科整合。


都是老师和学生们一次又次翻越群山之巅。自信舞台,歌唱展示以来,涌现出一大批声乐特长生。他们在“最美童声,班级合唱,小歌唱家秀场”等学科活动中的优化提升,让更多的声乐特长生走向自信舞台。
        (四)情感渗透,提升学生歌唱的感染力
        歌曲演唱中的情感渗透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升华情感品质,把学生引入音乐殿堂;有助于提高学生道德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道德修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那情感培养的策略有哪些呢?
        1.读懂儿童,开启心灵。
        2.讲述创作背景,体验情感。
        3.教师深情表达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四、教学中学生的学法有哪些
        在唱歌教学中,教与学是课堂的核心,那学生的学习就是课堂的质量,学习就要讲一定的方法,好的学习方法会事半功倍,课堂收益很高。其实学法很多,什么样的学法才是现代学生的适合的呢?最有效果的呢?结合教师的特点,有几点想法:
        (一)线索猜想法
        转变思路,不讲授。通过提供的线索进行猜想,增加课堂的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俗话说就是心中有疑惑才会有兴趣解决。
        (二)听唱结合法
        学生对老师的讲授听得最多,老师讲,学生容易走神。老师采用走进学生当中进行督促引导,不断提醒学习状态,更容易哼唱,学会歌曲。
        (三)声音模仿法
        低段很多歌曲中有模仿动物声音,模仿乐器声音,模仿各种场景。通过模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表现歌曲。
        (四)同桌对抗赛法
        同桌对抗赛就是比一比,赛一赛。此方法增进学习氛围,弥补学生的长处,对易错、易混进行内在消化。
        (五)抓住关键要素
        比如音乐的节奏、声音、高低、力度,让音乐课有音乐感,有学习主次,有学科素养。各种学法的运用,一定要尊重年段的特点,尊重自然的规律,尊重由浅入深,尊重基本的结构。才会万变不离其中,才会扎的深,拓的宽,学的实,评的高。
        五、拓展价值
        学唱歌曲即是音乐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理解和尊重歌唱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还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用歌声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更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歌唱教学只有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校以教材为载体,以课堂为平台,着力提升学生歌唱水平,丰富内涵。结合我校课内外音乐实践活动课程,逐步达成学生的亲身体验与参与,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音乐本体,来启智、明德、笃行。
        歌唱童年、沉浸美好,乘着歌声的翅膀唱出美好乐章,让灵动的歌喉更嘹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