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4期   作者:王康
[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领域的学习手段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唯一保持不变的就是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中学生物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且学生自由动手、自主探索空间较大的学科,通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科学引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构建并完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未来漫漫人生路上受益终生。

        汉源县河西中小学 四川 雅安  6253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领域的学习手段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唯一保持不变的就是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中学生物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且学生自由动手、自主探索空间较大的学科,通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科学引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构建并完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未来漫漫人生路上受益终生。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自主学习;重要意义;教学实践
        社会的竞争是激烈的,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是残酷的,学生只有自身具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在未来的生活学习中,及时接受新知识,并通过举一反三,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原动力。
         一、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
        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什么?是创新,破旧立新,即为创新。而自主学习能力即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国家反复倡导素质教育,那么究竟何谓素质教育?栋梁之才不是所谓的知识的搬运工,我们需要的人才,是将知识输入之后,通过深入思考或发散思维,能够产出更多更新的知识,或将理论知识作用于实践的实用型人才。
        学生对于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是阶段性的,但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却是可以受益终生的,当学生离开学校这所固定的教育场所,依旧能够源源不断的摄取养分,通过知识转化,充实自己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这,才是决定未来学生个人职业发展高度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二、中学生当前阶段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
        (一)理论研究资料丰富,课堂实践应用较少
        不论是整个教育界还是奋战在教育实践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都能够充分认识到人才教育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并且也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致力于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研究,但是在教育实践应用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阻碍。长期处于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学生,难以快速转变主观认识和学习方式,懒散的主观心理和一味被动的学习习惯依旧占据主导地位,教师主动推动的美好想法与实践应用推动过程中的困难重重,以及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的三方矛盾最为突出,教学目标难以推动到实处。
        (二)主观依赖心理过强,客观时间紧张问题最为突出
        自然学科属性较强的生物学科,拥有庞大的知识体系和记忆难度较大、分布较为琐碎的知识点。以往教学实践中,教师直接按照学生普遍接受程度将琐碎知识点归纳整理为结构清晰,知识完整的知识记忆图,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为学生减轻了许多课业负担,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依赖心理。
        另一方面,中学阶段,生物学科只是众多学科之一,学生需要对仅有的学习时间,根据学科性价比分配相应的学习时间。


通过一轮轮的时间分配,留给生物学科学习的时间本就所剩无几,确实没有时间和精力再投入琐碎知识点的整理归纳工作中。
        三、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教学实践
        (一)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生物学科是一门神秘而又富有魅力的学科,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但却又涉及到学生难以涉及的领域,这样的学科很容易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教师只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进入生物学科自主学习的环境中,实时监督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效果,当学生遇到困难或者走进岔路的时候,及时给予科学的引导。这样一来,既能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节约教学时间,也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收获更优的教学成果。
        (二)从根源上建立并完善多元化人才评价机制,实现因材施教
        我们虽然始终倡导素质教育,但真正定义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依旧是最终的一纸答卷,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并没有实际建立起多维立体的人才评价标准,这样对学生最终做出的评价往往是有失偏颇的。我们必须要认可每个孩子的独立性和差异性,脱离教师传统审视学生的立场,单独对每一个学生建立起人才评价及跟踪考核档案,科学的分析出每一个学生在性格上以及学习方法上的优缺点,敏感地抓住学生的潜力点,而后科学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引导并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将因材施教推进到实处。
        (三)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打造3D课堂
        生物学科的一些课程专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但有些专题却又涉及到学生难以涉及的领域,如果仅是单单的照本宣科,会给学生的理解和吸收造成很大的困难,例如教学《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这一专题,教师只是在课堂上生硬的讲解细菌与真菌生长环境、繁殖方式、微观结构等抽象知识时,学生难以形成对知识的直观认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以显微镜下的微观图像,或者细菌与真菌繁殖与生长的Flash动画等技术手段,生动直观地再现细菌与真菌生长环境、繁殖方式、微观结构等知识点,在学生的脑海中对知识形成图像性认识,进而奠定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基础。
        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能够令人受益终生的专业技能,素质教育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培养出具有深入思考或发散思维的能力,能够产出更多更新的知识,或将理论知识作用于实践的实用型人才。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人才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深入钻研,寻求理论突破,立足教学实践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将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落实到教育实践的第一线。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2001(2).
[2]索金龙.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尝试[J].生物学教学,2002(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