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试点社调查报告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3期   作者: 王小莉
[导读] 调查目的:今年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试点社调研的重点是掌握国家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掌握合作社规范化运作情况、带动农民致富情况和杏虎水蜜桃模式推广落实情况。

      
             丹阳市农业农村局  江苏 镇江  212300
       
        一、调研工作的宗旨和组织实施
        调查目的:今年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试点社调研的重点是掌握国家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掌握合作社规范化运作情况、带动农民致富情况和杏虎水蜜桃模式推广落实情况。
        调查方式:实地问卷调查和召开小型座谈会等。
        调查样本:由丹阳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中选取6个综合试点社,其中农地股份类合作社1家、稻麦种植类合作社2家、苗木种植类合作社1家、果蔬种植类合作社1家、茶叶种植合作社1家,覆盖农业生产经营的多个领域。
        组织实施:调研工作在市农业农村局领导下进行,市农业农村局农经站牵头,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具体组织实施。
        二、综合试点社基本情况
        (一)建社、办社情况
        1.办社主体。本次调研的6个综合试点社,有4个合作社的办社主体是村两委,理事长也由村书记或村主任担任,6个理事长中有5人为中共党员。
        2.出资情况。由村两委办的合作社在建社之初都完成了“清产核资”,在资本金、运营资金等方面都做到了村社分开。调查发现,村集体经济组织并不是村办合作社的直接投资者,村集体只在2个土地股份合作社中有出资,其余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均没有实际的资金投入。
        3.合作社规模。第一,注册资本规模。样本合作社登记的注册资本大小不一,村办合作社资本规模一般较大,农民自办的合作社注册资本规模相对较小。第二,带动农户规模。在样本合作社中,单个合作社带动农户数从几十户到上千户等。
        (二)合作社社务管理
        1.合作社日常经营管理。大多数村办合作社都与村两委合署办公,管理人员也都互有交叉任职,一般是村两委书记或主任担任合作社理事长,生产经营管理也由村干部负责。
        2.合作社增量资产管理。总体上看,综合试点社自办社以来资产都有较为明显的增长,增值的大部分来源于政府项目转化,少部分来源于合作社经营盈余转化。
        大多数合作社在增量资产量化折股方面做得并不到位。在公积金量化折股、政府扶持项目资金量化折股方面抱有消极态度。
        3.合作社收益管理。合作社收益管理主要体现在二次分配、“三金”提取等方面。不做二次分配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盈余。
        在公积金、公益金和风险金提取方面,样本合作社中仅有1个合作社根据合作社会计准则的要求提取“三金”,其余5个合作社均以没有利润为由,不提“三金”。
        (三)合作社的产业资源和区域特色
        样本合作社拥有的资源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方面,除土地以外的资金、技术、品牌等无形资产性质的资源很少。
        目前我市区域发展的特色就是在延陵、珥陵两镇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粮食生产基地;开发区和司徒镇大片的果园区就形成了水蜜桃、葡萄的生产基地。


        三、综合试点社办社特点
        (一)初步实现农业规模经营
        样本合作社通过资源整合、产业引导把大量农户组织起来,走出了一条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新路子。
        (二)组织健全、管理到位
        全部样本合作社都有健全的管理章程,设有理事会、监事会等管理机构,有财务制度。
        (三)带动当地就业,不断提高农民技术水平
        6个样本合作社中有3个合作社有常年雇工,雇工人数从2人到50人不等,农忙时节会雇佣较多的季节工。
        样本合作社都开展了对入社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绝大多数入社农民积极参加技术培训。
        (四)促进农户增收
        第一,通过产业结构转化,全面提升经济效益。第二,在改进农产品品种、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第三,在培训农民并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服务方面做了大量服务工作。
        四、综合试点社在运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一)产品销售困难
        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今年的粮食收购价格较去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且销售不易;今年的苗木、草坪销售量较去年有所回升,但价格略有走低。优质果蔬、优质大米很难做到优质优价,特别是有机大米的销售有较大程度的滑坡。
        (二)农业生产用工困难
        部分合作社存在熟练工难招的问题,在粮食生产、茶叶生产类合作社中此问题较为明显,田间工难找且以老年人为主,存在较大的用工风险。
        (三)农户管理有一定的困难
        主要是从事有机农业的合作社中,部分农户不能严格按照合作社规定的品质管理要求进行生产,个别农户在有机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化肥和农药,影响产品品质。
        (四)农业配套设施建设用地困难
        综合试点社普遍反映,在建设农机库、烘干房、仓库、农产品加工车间等农业配套设施时,要获得必须的土地提供十分困难。
        五、综合试点社发展的建议
        (一)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
        加强农产品销售队伍建设,要建立一支有较强销售能力的农产品销售队伍,要加强这方面的人员培训。
        要加强有关市场的建设,特别是在农产品优质优价方面,要拿出一些操作的具体措施,建议设立一些农产品专门市场。
        (二)切实帮助解决一些具体困难
        合作社发展中的“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困难、税收负担较重的困难”不是合作社层面上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通力合作帮助解决。
        (三)加强指导、加强监管
        在合作社规范运作方面仍需要不断加强指导,特别是合作社贯彻执行会计准则、盈余分配、政府项目落地管理等较为薄弱的环节,政府有关部门要多指导、强监管。
        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环节。丹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试点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产品销售困难、生产用工苦难、管理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在今后需加强扶持、监督和管理,实现合作社的规范运作、加速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