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之年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要》有感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3期   作者: 王景香 聂振国
[导读] 消除贫困是我党自成立以来的重要使命,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是习总书记爱民情怀的充分展现。“精准扶贫”取得显著成就;“一个也不能少”的承诺,实现“零危房”,“零辍学”,新农合参保村级卫生室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残疾人也活出了精彩的人生。大型现代化农具的运用,使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养殖、经商或进城打工。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农民增加了


    
        齐河县表白寺镇实验小学  山东 德州  251100
       
        【摘要】消除贫困是我党自成立以来的重要使命,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是习总书记爱民情怀的充分展现。“精准扶贫”取得显著成就;“一个也不能少”的承诺,实现“零危房”,“零辍学”,新农合参保村级卫生室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残疾人也活出了精彩的人生。大型现代化农具的运用,使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养殖、经商或进城打工。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农民增加了收入,农民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年是扶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我们信心满满,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关键词】使命;初心;职责;精准扶贫;实效;攻略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要》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15日~2018年6月间的讲话、报告、演讲、指示、批示等60多篇重要文献。这部著作阐发的扶贫观点是当代中国扶贫理论和扶贫政策的基础,对指导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2020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再学《习近平扶贫论述摘要》感慨颇丰。我想从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爱民情怀;“精准扶贫”,“一个也不能少,”的战略部署;一叶知秋,家乡变化看扶贫实效,;决胜2020,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悟,意在抛砖引玉。
        一、“精准扶贫”“一个也不能少”的战略部署为脱贫攻坚引领方向
        习总书记曾强调指出,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大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穷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并提出要注重抓好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确实落到扶贫对象身上。针对“六个精准”,提出了四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扶贫首先要解决“扶持谁”的问题,也就是精准识贫问题。怎样识贫?“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发源于乌蒙山区毕节市威宁县的“四看法”,教会了全国无数扶贫干部如何快速识别贫困户。一些地方进一步拓展,评判贫困户是否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看群众生活好不好,不能只看房外表,还要看屋内摆的、身上穿的、锅里煮的、柜里放的、床上铺的”。确保识真贫,扶真贫,建档立卡,为中央决策和扶贫措施提供宝贵依据。
        二、一叶知秋,从家乡变化看脱贫实效
        首先扶贫政策使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政府鼓励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低息或无息购买大型播种机、收割机、喷洒农药的无人机……,这些大型农业机械的运用为农民节省了大量时间。原来的秋收秋种要累死累活地干两个多月,现在的秋收秋种一周左右就结束,村民有大量时间和精力从事养殖、经商或外出打工,增加了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
        三、决胜2020,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越到关键时期,越是有难啃的“硬骨头”。在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过程中,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攻坚策略。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整合扶贫资源。我党通过政治组织优势,制度优势以及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广泛利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有效整合社会扶贫资源。
        第二坚持开放式扶贫与救济式扶贫相结合。救济式扶贫虽然可解燃眉之急,但是贫困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因此必须实施开发式扶贫战略。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优势资源,因地制宜的引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这是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出路之一。对于那些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开发式扶贫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基本的日常生活的需要,必须以救济式扶贫为辅助,推动开发式扶贫与救济式扶贫相结合,有助于保障我国扶贫攻坚事业的持续推进。
        第三完善贫困治理体系,提升贫困治理能力。一是实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责任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攻坚,把扶贫攻坚作为头等的民生大事来抓。二是完善督查问责的督查机制,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脱贫攻坚之始终,开展督查巡查制度,加大扶贫攻坚领域里的腐败与作风的专项治理力度。
        第四面对疫情,“输血”特困人员,保障基本的生活来源。面对疫情特殊时期,要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强化对困难群体救助措施,做好特困群众的兜底保障。为他们购买维持生计的保险,避免特困群体,因病、因灾、因学致贫或返贫。保民生,兜底线。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对贫困人口、低保人员和失业人员的帮扶力度,强调要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特困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及时将未参加失业保险且收入低于低保标准的农民工等失业人员,纳入低保、救助的范围。对受疫情影响遭遇暂时特困人员做好临时救助。
        第五讲好中国扶贫故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选取脱贫致富的典型案例,做好媒体传播,传播正能量,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
        第六提高自信,决胜2020。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又提出围绕扶贫攻坚要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等五个方面要求,更会将中国的反贫困制度安排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更具有战略持续性和长久性的效力。
       
        参考文献:
        [1]学习强国《习近平扶贫论述摘要》.
        [2]学习强国《人民日报》2018年9月20日《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工作综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