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3期   作者: 匡成 刘虹
[导读]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我们国家将在今年内彻底摆脱贫困。如何将这一战略举措落实、落地成为关键。高职院校学生成分复杂,大多来自欠发达地区及中低收入家庭,所涉及的社会问题也较为复杂。因此,高职院校易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及学生触犯法律的情形。归根结底,还是缺乏法治意识、法治观念。为此,政府、社会、学校要从多方面来协力解决这个问题。要以适当的方式引导、教育学生、培养其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使其成为


        湖南工商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6
        【摘要】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我们国家将在今年内彻底摆脱贫困。如何将这一战略举措落实、落地成为关键。高职院校学生成分复杂,大多来自欠发达地区及中低收入家庭,所涉及的社会问题也较为复杂。因此,高职院校易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及学生触犯法律的情形。归根结底,还是缺乏法治意识、法治观念。为此,政府、社会、学校要从多方面来协力解决这个问题。要以适当的方式引导、教育学生、培养其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使其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减少失败率。从而,使得学生从真正知识上脱贫、法治意识上脱贫、发展意识上脱贫。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法治思维;脱贫攻坚
       
        一、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创建的,其定位就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为改革开放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人才支撑。目前的高等职业学校主要是在改革原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以及整合优质中等职业学校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等职业学校主要招收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学制二年或三年,特别强调应用型、工艺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1]截至2018年为止,我国高职院校增至497682所,学生也增涨了十几万人之多,达到了497682人。[2]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张,学生数量的激增,高职院校的一些办学弊端也开始逐渐显露。一方面,由于国家在经费投入的不足,导致了各学校纷纷扩招,甚至违规办学。另一方面,由于教育产业化的迅猛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以及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导致高职院校在生源的竞争中处于尴尬的境地。这二重因素来势汹汹,对于高职院校原有的管理水平和校园秩序而言可谓是一个重大挑战。而如何回应这种挑战,破解危机,成为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面临的诸多复杂问题中,有一项尤其值得关注,这也是本文接下来将要讨论的重点——学生法治思维淡薄、法治意识比较欠缺。该问题的存在及加剧,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其一、高职学生多来自农村及乡镇。来自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的学生只占总数的小部分。其二、高职学生大多出生在多子女家庭,独生子女较少。其三、高职学生大多出生在中低收入家庭,其父母文化层次普遍较低,父母所从事的职业主要为个体工商户、工人、进城务工人员、在家务农人员。管理人员只占极少部分。[3]通过上述列举的几种因素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大程度上受到其原生家庭的影响,使其很难在社会信息的获取上、教育资源的争夺中占据优势地位。从这里,可以窥见其缺乏法治思维、法治观念的某些原因。高职院校的学生除了要面临家庭的困境外,还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从2003年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队伍可谓是日益壮大。全国每年都有数十万的大学生毕业生不能正常就业,而比较分析发现,高职学生的就业率一直是最低的。因此,这也进一步加剧了高职学生所在家庭的负担,使其家庭的物质贫困、精神贫困状态发生了代际传递。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目前看,脱贫进度符合预期,成就举世瞩目。”同时,他还强调,目前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坚决不能松懈。要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4]习总书记的话,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指出了难点痛点所在。为了如期、高质量地完成脱贫攻坚这个目标,就需要选择合适的路径,精准发力。
        二、在高职院校开展法治教育的几种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就深刻阐明了“弘扬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风尚。”他提出,要在公民中间开展广泛、多形式的法制教育和宣传,形成全社会的法治风尚,对于构建法治社会,有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努力把法治观念融入到人们的头脑中,落实到日常的行为中。[5]高职院校学生人数众多,生源质量较差,管理起来难度比较大。因此,在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法治教育、加强普法宣传成为了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全局性的工作。
        (一)科学立法,构建法治校园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关于职业教育的中央法规司法解释共计378篇。其中法律1篇、行政法规9篇、部门规章355篇、党内法规4篇、团体规定1篇、行业规定4篇。除此之外,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地方立法共计3140篇。[6]由此可见,自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行以来,至今为止,已经形成了法律、法规、规章相结合的法律体系。这体系呈金字塔状,其中最高位阶的规制办法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订并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它分为五章、四十条。
        纵观该项法律整个篇章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1、强调了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系统论述了职业教育在我们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和重要意涵。3、明确表达了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4、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该项法律还在不同的章节详细论述了发展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促进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和教育交流的作用。[7]由此可见,该项法律的颁布旨在缩小不同区域间的贫富差距、教育鸿沟以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其中,对于如何在职业院校开展法治教育、如何教育、引导学生在第一章,第四条有专门表述。但是,这里并没有明确表达出“法治教育”这一意涵,而是将其放在了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中。此种设计,并无不妥。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道德是法律的重要基石,法律只有以道德为支撑,才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而成为维系良治的良法。”[8]此外,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意涵丰富,但是从颁行之日起,迄今已经过去24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该法也需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当前的形势变化。修订《职业教育法》,首先要关注的是其定位。只有找准定位,才能精准发力,科学施策。系统考察《职业教育法》的定位主要有三种面向,分别为该法本身定位、明确其作用、职能的定位。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由政府向社会提供,属于公共服务范畴。那么这里便涉及到了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因此需要厘清二者之间的权利和责任的界限。该管的,作为行政主体的政府要管起来。能够让职业院校自主决定的,应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尊重其自主办学权。[9]在高职院校推行法治教育,让学生“知法、懂法、遵法”是政府和高职院校共同的责任。必须从法律高度将这一责任落实、明确。政府在积极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也要加强对高职院校的管理,引导其以适当、合理、合法的方式在学生中间开展法治教育。另外,高职院校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明确自身定位,在校园内开展法律扫盲活动。
        (二)将以德育人融入法治教育中,助力脱贫攻坚
        时至今日,我国高职院校较发展初期,无论从院校数量,还是学生数量上看,都已经有了显著增长。要想接近、了解、管理好这一群体,应该采用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办法。疏导、引导为主,惩戒为辅。要想考察这一群体,首先必须从其心理层面加以观察。关于高职学生的来源,前面已经有过论述,这里不再赘述。同作为来自欠发达地区或者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这些学生在心理认同上容易产生共鸣。如果不加以引导、疏导,任其自由发展会产生如下两种效应其一、在群体的作用下,群体中的个人会产生明显的从众心理,这种心理被称为“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规律”。这种精神倾向,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如偏执,人多势众不可战胜的感觉,以及责任意识的放弃。其二、约束个人的道德和社会机制在群体的作用下失去了其约束力。[10]其上两种效应也能解释为什么高职院校容易产生校园暴力及犯罪。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遏制校园暴力及犯罪的产生,学校与家庭需要共同发力,构建坚强防线。一方面,家庭应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平稳的成长环境,使其心理健全。另一方面,学校也应担当作为,结合实际设计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让他们对知识产生敬畏之心,对法律产生认同之感。
        如此,学生离开学校以后,能够成为与社会相适应的人才,进入大城市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返回家乡也可以服务当地经济建设。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才离开高职校园,投入社会,一方面带动了经济建设。另一方面,也极大减少了政府管理的成本以及犯罪率。目前,我们国家的脱贫攻坚战略已经到了关键节点,正需要这一批有技术、有知识的人才服务地方,而脱贫攻坚也需要有技术、有担当的青年人才为其如期完成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既然要脱贫就要精准、要科学。通过在高职院校开展法治教育,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培育法治思维,有利于降低犯罪率。这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法治教育,使得人人守法、懂法、按法律规则行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也充分提升了脱贫攻坚的精确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高等职业教育[EB/OL]. http://www.gov.cn/ztzl/2006-08/27/content_370669.htm, 2006-08-27.
        [2]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年度数据-全国数据[EB/OL]. http://data.drcnet.com.cn/search?title=%E9%AB%98%E8%81%8C%E9%99%A2%E6%A0%A1, 2020-03-06.
        [3]戴朋利.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家庭资本状况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 2018:31-36.
        [4]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 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EB/OL]. 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621137, 2020-03-06.
        [5]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205.
        [6]北大法宝数据库.职业教育[EB/OL]. https://www-pkulaw-cn.ssl.hznu.edu.cn/cluster_call_form.aspx?menu_item=law, 2020-03-06.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九次常委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8]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206.
        [9]申家龙.关于职业教育法修订的几点思考[J].职教通讯,2012(4):25-27.
        [10]古斯塔夫.乌合之众[M].北京:中央编译,200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