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创新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3期   作者:丁宁
[导读] 高校图书馆具有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而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丰富的视频,音频等数字资源为文化扶贫引入听书模式,开辟了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推进文化扶贫的创新路径。本文简要介绍了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的现状,分析了推进听书扶贫的可行性、优势及可能带来的社会效益。

        
        保定学院图书馆  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高校图书馆具有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而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丰富的视频,音频等数字资源为文化扶贫引入听书模式,开辟了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推进文化扶贫的创新路径。本文简要介绍了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的现状,分析了推进听书扶贫的可行性、优势及可能带来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听书模式
       
        一、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现状
        (一)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已取得一定成绩
        目前省外高校图书馆参与精准扶贫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处于探索创新阶段。我省在此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研究成果较少。省外高校图书馆利用现有的数字化技术、多媒体等资源丰富等优势注重宣传,捐赠图书,组织借阅,促进农家书屋的可持续性发展。建立数字化图书馆,为当地县级图书馆与农家书屋提供资源共享。为当地居民提供资源配置及购买,管理培训、技术支持等服务。实施“互联网+”的信息扶贫方式,为贫困地区培训网络信息人才。用以帮助文盲读者走出阅读困境,提高当地居民素养,使他们从被动接受发展到主动捕捉和运用市场信息,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
        (二)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及资源共享和“互联网+”的信息扶贫方式符合信息时代发展的潮流,是扶贫方式中传统纸质传媒上的创新发展,具有实际操作意义。但所有这些均主要建立在以“阅读”为基础的形式上,需要居民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扶贫效果有待提高。同时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存在理念滞后、方法传统、非常态化、“大水漫灌”等若干问题。传统的救济式、经济型的扶贫理念和扶贫模式的边际效用逐渐下降,理应探寻新的扶贫路径。
        (三)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应担当的责任
        扶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是由经济扶贫、教育扶贫和文化扶贫共同构成的。其中文化扶贫不仅是满足贫困人口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同时也可以为经济扶贫和教育扶贫提供支持。[1] 为社会提供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当前的重要功能之一。从我国公共文化发展战略和扶贫攻坚的客观要求来看,高校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发挥自身的独特资源优势,参与到贫困地区的文化扶贫工作中,为贫困人口看书难、求知难等问题力所能及地提供解决方案,已达到在贫困地区营造崇尚文化、崇尚知识的良好氛围,促进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的目的。[2]河北省高校图书馆作为河北省文化建设重要载体之一,在精准扶贫,文化扶贫方面应充分发挥重大作用。我省高校图书馆应在以省外研究成果为文献依据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加以创新,研究出适合我省市贫困地区的扶贫路径,以帮助高校图书馆找到文化扶贫的突破口,为社会服务提供新的路径。
        二、高校图书馆听书扶贫的可行性
        (一)听书扶贫观念的引入正当其时
        治贫先治愚。信息、技术、人才、管理与服务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最缺乏、最需要全社会予以支持的五个主要方面,而高校图书馆走出象牙塔为全社会服务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3]高校图书馆在纸质馆藏建设、多媒体数据库建设、人才专业队伍建设和信息的深层次服务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和丰富经验,因此有资格和条件参与贫困地区的文化扶贫工作,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修养。[4]但是,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救济式、经济型的扶贫方式如:捐赠衣物、书籍、学习用品等物质帮扶只能解决一时之需。贫困地区居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思想观念落后,阅读意愿和阅读能力较差,开设农村书屋等实际效用有限,因此应开拓符合贫困地区居民自身情况的精准文化帮扶新路径。应该在物质帮扶、文化帮扶的基础上着力进行思想帮扶,转变贫困地区居民落后的思想观念,激发其内在动力,开拓眼界,与外界接轨,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在帮扶方式上应依托网络信息、科技手段,自身音频资源和社会上现有的音频软件app,引入听书扶贫模式以实施思想文化扶贫。听书扶贫可以用最少的钱,收到最大的效果,投入产出比很高。要将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提升视为文化扶贫的主要方面之一,将听书方式视为转变思想观念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目前听书扶贫的条件已经成熟
        随着智能手机价格降低,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极高。网络建设已经深入农村,电脑的普及率较高,在农村通过电脑和手机终端上网已成为主流。现阶段4G网络已相当普及速度较快,而且收费价格也比较便宜,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的听书需求。为听书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保障。
        通过近年来的扶贫,农村居民的个人信息素养已有显著程度的提高,对待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快,如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淘宝网购、微店、微商等等,只要能够带来方便,现在即便是大年龄的人和农村居民也能很快的接受和使用。农村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普遍对阅读的形式接受起来较困难,一般都有较严重的阅读障碍,没有良好的阅读观念和习惯,这使得他们对于听书这种形式的信息传播在心理上不排斥,接受起来更容易,因此听书推广起来较读书更方便易行。人们基本上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听书学习,比如干农活的时候,做家务的时候,看孩子的时候,开车的时候,走路的时候,闭目养神的时候等等,都可以同时听书,听书可以为人们学习提供极大的便利。
        高校图书馆本身具有丰富的数字资源,其中就包含方方面面的大量的音频、视频资源。随着近年来公众号和小程序等等的飞速发展,听书资源的获取已经发展得相当的广泛和简便。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阅读推广经验,向贫困地区人民推广听书模式,大力宣传各种听书获取渠道,推荐听书内容,甚至有针对性地为有特定需求的人员提供音频服务。


        (三)在听书扶贫的内容上要覆盖方方面面
        要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扶贫创业信息,以及时了解与居民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扶贫政策信息和创业优惠政策。还要包含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知识、养殖技术等等,用科学知识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生产力。还要包含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改善人际关系、为人处事的方法、人生励志、心理咨询等内容,以提高个人情商和素养。同时针对农村贫困地区人群普遍法制观念淡薄,不知法,不懂法,不学法的特点,要着重进行普法方面的教育,让贫困地区人们学会用法律维权,依法办事。还应包含健康养生、优生优育、新闻娱乐、儿童故事等等,以增强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识,丰富居民文化生活。还要格外加强宣传电脑和手机app中与听书、视频学习等相关的软件的使用方法和语音输入搜索技能等等,为听书扶贫打下良好的基础。听书内容在语言上既要平实浅显、通俗易懂、容易被人理解接受,又要幽默风趣,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在听书推广的手段上要多样化
        首先应组织尽可能多的中青年集中讲解,多次开课,滚动式反复教学。尽可能地让每个家庭的中青年都接受听书这个形式,并从中受益。继而他们可以影响并带动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尽快加入到听书的队伍中来。要以普惠式教育为主,配合有针对性的分类分组推送。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传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同时,可以从中选拔出听书技能学习较好的居民,重点培训,并将之组建成听书推广技能师培训班,加以聘用,给予酬劳,用以长期为居民答疑解惑。在听书推广过程中,要及时对听书推广的效果进行总结,好的方面继续保持,不好的方面要及时调整方式方法。同时应配有相应的激励政策,如物质奖励、优惠政策、荣誉称号等等。总之,要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尽快地让尽可能多的人接受听书,使用听书,从中受益,尽快脱贫。
        三、听书扶贫具有优越性
        (一)在推广“读书”的基础上
        利用科技手段如手机app、网络平台、广播等方式,大力推广“听书”扶贫模式。“听书”这个概念在文化扶贫工作中使用较少,但是可以利用的现有资源非常丰富,高校图书馆可以为他们提供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免费资源。同时网络上也有很多免费和物美价廉的资源,比如喜马拉雅听书软件、樊登读书、蜻蜓广播等等软件。所以听书扶贫,可谓投入很少,收益很高的一种文化扶贫方式。
        (二)“听书”在使用的可行性上更容易被接受
        对于文盲或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听书”更简单易行,灵活方便,受限条件较“读书”更少,服务面更广,可操作性强,实际应用价值较高。
        (三)推广方式采用激励式推广
        在丰厚物质奖励的吸引下,能调动居民的热情,逐步引导受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针对贫困地区居民专门设立“读书”与“听书”的平台和手机app软件,并设立考核奖励机制。如:制作类似“河北云教育服务平台”、“专技天下网”、“河北继续教育学习网”等的网上学习平台和手机app软件,在线“读书”或“听书”达到要求学时,考核合格,即可获得相对丰厚的物质奖励。
        (四)从居民中选拔组建听书推广技能师培训班
        加以聘用,给予酬劳,用以长期为居民答疑解惑。此举不仅可以为贫困地区人民创造就业机会,还可以调动人们听书学习的积极性,养成听书的习惯,进而形成喜欢听书学习的好风气。
        听书扶贫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听书内容上的推广能转变贫困居民的思想观念,提高文化修养,改善生活,促进生产。如可以提高国家政策的推广力度,提高生产能动性,提高个人创业脱贫成功率,还能丰富贫困居民业余生活文化,提高娱乐程度和增加多样性等。听书推广技能师的聘用既能调动居民听书的积极性,起到积极带头作用,又为居民提供了一种就业机会,增加了一份收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高校图书馆,在听书扶贫的工作中,可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深入贫困地区内部调查研究,有创造性的制定听书文化扶贫方式,并经实践检验,不断完善改进,最大化的发挥服务社会,文化扶贫的重要职能。
       
        参考文献:
        [1]郭利伟,冯永财.中外高校图书馆的文化扶贫模式[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7(6) :45-47.
        [2]李薇.高校真人图书馆助推文化扶贫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7 (5) :18-22.
        [3]冯永财.挑战与创新: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6(9) :29-33.
        冯永财.高校图书馆与贫困地区基层图书馆对口帮扶机制研究——以陕西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6(7):1-7.
[4]       
        【课题研究】本文是2018年度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8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