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现实思考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3期   作者: 叶洪选
[导读] 本文从具体问题入手分析中职学生德育的重要性,引出目前中职学校德育存在问题。

   
        安徽滁州技师学院  安徽 滁州  239000
       
        【摘要】本文从具体问题入手分析中职学生德育的重要性,引出目前中职学校德育存在问题。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
       
        在某年中考体育加试1000米这个项目中,有一位学生坚持不跑,老师让其签字并写上“弃权”,该生签名后表示“弃权”两字不会写。针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如何去教、去引导。问题到底出在哪呢?
        一、中职生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生活中的各种社会环境对正处于心理、生理发育期的中职学生们有很大的影响。社会在发展,相应的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也通过不同的渠道传递给了我们这些涉世不深的同学们,特别是一些中职生常出入网吧,长时间的沉溺其中,易影响成偏激、暴躁、固执、易攻击等不良性格。还有一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经常受到学校和家长的批评,尊重表扬少,导致自信不足,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从而产生厌学思想,自暴自弃的孩子也很多。
        (二)学生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
        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父母的一举一动,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孩子行为表现折射出来的一些问题很多来自家庭问题教育,包括行为习惯、人生态度、世界观、价值观。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单亲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学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的学生(也有教育的比较成功者例外)等现象,从而导致学生出现了思想问题、学习问题、心理问题等。
        (三)德育工作在学校没有被真正落到实处
        近年来,学校多数重视对口高考,专业实训实习,校外实习,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些不重视,对其管理只停在形式上,教育方法单一、简单、粗暴,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德育课程也主要通过学习就业指导、班会等课程来学习的。课本中内容过于空洞,没能直观解决孩子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日常教学中德育的内容
        上世纪90年代笔者来到职业学校从事基础课程的教学,并担任班主任工作。回首走过的三十年从教之路,其中有酸甜苦辣,有喜有忧。有过寻觅,也有过执著,同时也很充实。
        刚入职校时没有一点经验,一段时间感到教学和班级管理的效果不理想,我一边思考、一边观察,同时向身边的职业教育战线老教师请教。对于刚进入中职学校的单亲家庭的学生、留守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孤僻的学生等等,可以说职高是他们的大家庭,面对这样一个群体,我们当老师的的确要花功夫备学生(相当于备课),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指导他们。
        每带一个新班的专业课时,首先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然后由学生讨论老师应该怎样上课才能受欢迎,再由老师提出学习这门专业课的要求,最后记录下来使教与学相互监督。

课间不急于离开而是和课堂上不爱表现的学生聊聊家常,缩短师生之间距离,然后再聊聊到专业课程上来,咨询他们对教学的意见,在学习中有没有困难。
        有一位自卑的女孩子,经常迟到、请假、不学习。在课堂上老师总是很严厉地批评她,导致她软抵抗。一次课后聊天,无意间问起张莹莹的家庭情况,才知道到张莹莹的爸爸妈妈离异了,妈妈改嫁到外地。后来,她爸爸也再婚又有了一个弟弟。她经常请假一会说到妈妈家,一会说到爸爸家,其实都是出去玩了。为此,笔者和张莹莹的妈妈多次联系沟通。一段时间以后,张莹莹写信告诉她妈妈:“我有一个好朋友,他很喜欢我,我也喜欢他。他就是我的班主任老师……”
        教师一个的关怀的眼神,一个友好的举动,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教育需要爱心、尊重、理解。看着学生们的进步,看着一届届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中职学校学生德育中应采取的措施
        (一)中职学校德育要靠社会力量
        德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家庭和社会共同的事情,比如网吧不能离学校太近,社会与家庭多给孩子正能量。这些都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相互配合。就如同文章开头提到的现象,我们的家庭特别是家长应该对这样的孩子有所了解,这么简单的问题不应该出现在中学毕业生身上。反思一下我们学校的基础教育是不是也一样负有责任。
        (二)中职学生的德育要得到共同关注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家是孩子赖以生存的地方,也是学生最早熟悉的地方。随着社会发展,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要。家庭在德育中至关重要,不能忽略潜移默化的影响。行为举止、说话语气等,有的学生和家长太像了,所以,中职学生德育,需要学生家长的支持。因此,学校老师应与家长多多沟通,让家长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只有明确家长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三)学校应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中职学校的德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此,学校应当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学校的德育进行信念教育、精神教育、品行教育、法治教育、职业教育、心理教育和政策教育;二是更新教育方法。德育不能采用强硬式,要变灌输式为引导式、指导式,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三是德育通过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校园文化、就业指导、心理教育等方面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四是德育实施应加强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德育科研。通过以上四点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建立一种长效机制。 
        总之,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做好中职生的引路人,带他们步入工作岗位,在日常工作中锻炼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魏婉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颁布及其落实措施建议[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
        [2]王楠楠.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