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4期   作者:苏尉
[导读] 传统教育理念会作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致使教学成效较差,教学整体质量偏低。教师未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得以满足,为全面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因此如何实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找寻高效举措,使教学工作得以改进,使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发觉运动乐趣,这是体育教师需更多考量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体育教学中显露的弊端,以及具体的应对策略。

        平阳县中心小学 浙江 温州  325400
        【摘要】传统教育理念会作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致使教学成效较差,教学整体质量偏低。教师未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得以满足,为全面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因此如何实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找寻高效举措,使教学工作得以改进,使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发觉运动乐趣,这是体育教师需更多考量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体育教学中显露的弊端,以及具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问题;对策
       
        近几年,随着国家将素质教育作为教学重点,得以全方位落实,同时在社会中健康第一的思想得以普及,使得小学教育革新从课堂结构、思想理念、教学材料、教学手法等多个层面着手,在此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就当下教学状况而言,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体育教学并未实现理想化,尤其是对于体育教学,师生都未曾给予更多的重视,学生在学习阶段没有太大兴趣,并且也没有形成一定的意志力,使得教学质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为此,将小学体育教学中显露的弊端与应对举措进行相应的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所呈现出的教学价值也不言而喻了。
        一、小学体育教学显露的弊端
        小学体育教学主要问题表现为:首先,受到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使得教师整体教学思路朝着多元化方向探索转变的想法,遭到了一定的束缚。一些教师只对学生文化课的成绩好坏更为重视,而忽略了培养其运动能力,提升学生身体综合素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前进步伐,但对于学生而言,没有丝毫的影响。其次,学生家长潜意识中觉得学生只需将书本中的知识吸收就可以了,而对于一些兴趣课,音乐、体育等课时来说,认为其本身的存在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影响学习成绩。针对家长的反馈,学校方面有意将体育教学课程时长缩减,而家长方面则对其表示支持,没有异议。最后,教师、家长甚至忽略了体育本身存在的价值,觉得没有任何参与的必要,但由于学生平时学习压力较大,体育课时的减少,致使学生无法通过体育运动的办法将学习中的压力宣泄出去,长此以往,学生心理问题就会增多,厌烦学习的情况也会较为明显[1]。
        二、小学体育教学具体应对策略
        (一)在体育教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体育教师在授课之前,需对学生身体状况、心理情况、运动基础明确了解,课堂教学阶段内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对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开展培养措施。


适宜指引学生逐步形成自我反省、自我锻炼、自我要求、自我检查的优异学习习惯,使学生在传统体育教学阶段内处在被动位置上的情况得以转变,提升学生自身运动的积极性与能力,构建优良自主意识。教师在这一阶段中,在对学生体育技能、运动知识点进行指引外,还需对其采取鼓励举措,使得学生可以面对自己身体的弱点,对训练进行反复强化,指引致使学生真正掌握重点为止,使学生耐心增加,使学生形成不惧困难,勇敢前进的精神[2]。
        (二)训练模式的转变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对体育中训练项目积极性较低,原因在与学生们未从训练中发现乐趣,而是觉得较为枯燥乏味。就体育来说,这一课时具有实践性强的特性,体育游戏模式教学想要达成的目的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中,一方面希望可使学生兴趣、锻炼意识得以进行培养,使学生可在课余时段中开展更多锻炼。另一方面关注点在实践性中,可通过游戏方式,将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校中,都可进行体育锻炼[3]。对此,为了使得终身锻炼、全民健身目标达成,使全民都可具备良好精神品质,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相应游戏模式,可使体育教学属性更大程度发挥出来,最终起到学生积极性得以提升的作用,同时还可在教学阶段夹杂着具有趣味意义的要素,使教学持续实效性能得以达成提升功效。
        比如,就以往田径教学来说,其本身过于枯燥,学生兴趣度较低,这就可通过游戏模式开展创新,教师需通过变通训练办法开展教学,使学生转变对跑步等体育锻炼的以往认知,使得学生对体育运动精神有更多了解。同时,在具有趣味、新颖特性的体育教学中,开展学习,达成教学整体质量得以提升的作用,在以往教学阶段内,一般会对教学内容存有硬性标杆,比如跑步距离、时间等,因此在创新教学层面中可适宜变革,比如设置S形跑道,在跑道所处路径内增设一些障碍物,使得跑步趣味性得以改善,让学生在更加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运动。
        终上所述,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在改革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行。为此,在教学阶段教师应对教学阶段显露一系列问题进行排查,并对问题源头处更为明确,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在将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的同时,使得教学实效性能得以优化。在教学模式转变、意识力培养过程中,提升体育教学整体质量,达成学生身体素体提升的目标,推动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声.浅析新视域下小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000(012):200-200.
        [2]纪旭明.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00(024):174-175.
        [3]王军.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学周刊:中旬,2016(10):199-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