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殊学生为载体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3期   作者: 马秋华
[导读] 生活不可能事事如你所愿,班级也是如此,不会每个孩子都乖巧听话,总会有那么几个在生活和学习上存在障碍的特殊儿童。我班小涵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他刚上一年级时那哭天喊地的声音,整整响了一个星期的每个上午。那时无论我怎么与他交流都没有效果。同时他说话口齿不清,写字握不住笔,跳绳也不会。总之,每一方面都有困难。为此,有几个小孩子还走过来劝我:“马老师,小涵是个傻孩子,幼儿园的时候也经常哭的。你是没有办法

      
        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中心小学  浙江 绍兴  312050
        
        生活不可能事事如你所愿,班级也是如此,不会每个孩子都乖巧听话,总会有那么几个在生活和学习上存在障碍的特殊儿童。我班小涵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他刚上一年级时那哭天喊地的声音,整整响了一个星期的每个上午。那时无论我怎么与他交流都没有效果。同时他说话口齿不清,写字握不住笔,跳绳也不会。总之,每一方面都有困难。为此,有几个小孩子还走过来劝我:“马老师,小涵是个傻孩子,幼儿园的时候也经常哭的。你是没有办法教好他的。”孩子们童言无忌地一句“傻孩子”对我触动很大。
        这样的“傻孩子”怎么教育?真的像小朋友劝我的那样“老师你是没有办法教的吗?”有了这个特殊的他,班级中其他学生怎么教育?我在焦虑中寻找着教育的着力点,如何引导这个特殊的小涵不哭,适应小学生活,爱上学习?如何让其他孩子不再叫他“傻孩子”呢?
        “人之初,性本善”在让孩子们背诵经典《三字经》时,我突然明白,要让班级中其他孩子的口中不再出现“傻孩子”这种伤人的话,就是要教育孩子们做一个善良的人。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好好利用班级中小涵这个特殊的教育资源,以他为载体引导孩子们从“学会关爱他人,学会帮助他人,懂得感恩他人”这三方面入手,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工作。
        一、从故事中,懂得关爱他人
        在一节班队活动课中,我给孩子们讲前苏联作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小故事《我不是最弱小的》:
        有一个假日里,爸爸、妈妈、托利亚和四岁的萨沙,来到森林里游玩。突然,响起轰隆隆的雷声,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刮起了狂风,大雨刷刷地下起来。路旁的蔷薇花,好些花瓣被大雨冲掉了,花儿低垂着头。妈妈把雨衣给了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披在萨沙的身上。萨沙问:“妈妈,您把雨衣给了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干吗这样做呢?”
        “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更弱小的人。”妈妈回答。“我是最弱小的人吗?”萨沙想了想,朝蔷薇花丛走去。他掀起雨衣的下部,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
  “现在我不是最弱小的吧,妈妈?”萨沙问。“是呀,现在你是强者,是勇敢的人啦!”妈妈点头回答他。
        讲完故事,我让孩子们想想:你是班级中最弱小的吗?你想做一个像萨沙一样勇敢的有爱心的能保护弱小的强者吗?你想保护班级中最弱小的谁呢?
        听完故事,孩子们纷纷表示自己都能像萨沙一样勇敢的,都会保护班级里最弱小的小涵同学。我用热烈的鼓掌表扬孩子们的勇敢!接着我又从故事出发,引导孩子们思考:那你会用哪些好方法去保护班级中弱小的小涵同学呢?孩子们争抢着回答。
        渐渐地,那个让我忧心冲冲的小涵不哭了,变得不一样了。

我们的小朋友也因此成为一个个更乐于关爱他人的孩子了!
        二、帮助别人,做一个快乐的孩子
        一天放学后,我接到小涵妈妈的电话。她在电话里兴奋地说:“马老师,小涵会跳绳了!放学回来一直在练跳绳。”她在电话里不停感谢老师,感谢班级里的孩子。同时她还告诉我:“今天体育课上,小涵和小宇几个同学做游戏的时候,是他们教会了他跳绳。虽然他摔倒了几次,他的裤子摔破了,膝盖处的皮也蹭破了。但他没有哭。”小涵妈妈在电话里有几次哽咽着,为自己孩子的进步和勇敢时的感到无比激动。她不停地夸奖我们老师的耐心教育,还一个劲地夸奖班级同学对小涵的帮助,真诚地感谢这些善良可爱的孩子。
        第二天,我把帮助小涵的学生拍下来,评选为“一周之星”张贴在中队角里,还发送给这些乐于助人的孩子家长。得到一次次表扬的孩子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其他孩子有了榜样,互相帮助成为我们班级中一道最温暖的风景。
        三、学会分享,做一个感恩的孩子
        一天早上,我发现教室讲台上有两篮红艳艳的樱桃。“这是谁放的?”只见小涵同学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师,给――给您和同学们的。樱——樱桃!外婆——外婆家摘——摘来的。”
        我走过去摸着他的头说:“哇!这么大这么红的樱桃!这是老师今年第一次看到的大樱桃!你为什么要送给大家呢?”
        “外婆家有很——很多很多。”他边说边兴奋地比划着,“我想和——和大——大家一—一起吃,和大——大家一起分——分享。”
        “一起分享”多么纯朴的话语!这一刻我无比激动!我觉得放在页前的不仅仅是两篮红红的樱桃,而是装满感恩的爱心。望着这个站在我面前满脸微笑的孩子,我欣喜万分。我上前拥抱了他,并亲切地对他说:“孩子,你真好!谢谢你!”他腼腆地笑了。
        我指着红艳艳的樱桃说:“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小涵同学,他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他记住了你们对他的关爱,你们对他的帮助。”
        这时,我请孩子们思考:在生活中我们也遇到过许多给予爱,给予帮助我们的人,我们要感恩这些人。谁帮助我什么?我会怎么感谢他呢?一时间孩子们回忆起无数个家人、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关心照顾和帮助,感恩的话语不断,感恩的方式更多。
        小涵是一个特殊的学生,以他为载体,在班级中开展的德育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学会了关爱他人,学会了帮助他人,懂得了感恩他人。他们在一起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中快乐幸福地成长!
        文学家夏丏尊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中要做到细雨润无声,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