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3期   作者: 林乙金
[导读] 本文通过具体论述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策略,为强化初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福建省安溪第九中学  福建 泉州  362400
       
        【摘要】本文通过具体论述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策略,为强化初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初中学生正处于自身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理论知识点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解决实际学习与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为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便需要老师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引导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一、合理设置教学问题,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老师不但需要向学生讲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点,还需要引导学生独立进行思考。通过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着联系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材料分析,才能够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例如,在“国家的权利属于人民”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但需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还需要让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知识点去解决问题[1]。其中,针对这节内容的知识点所设计的材料:为什么我国的国家机关中很多部门都带着“人民”两个字呢?老师不用急着给出学生答案,而是需要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时间,再了解学生们思考讨论后的情况给出正确的答案,即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样通过以小问题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来拓展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材料分析,为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二、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形成健康生活的观念
        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部分内容已经脱离了时代发展,所以为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便需要老师合理的引入生活中的事例,并将其与课程的教学知识点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够拉近初中学生与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点合理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促使初中学生更好的成长。
        例如,在“网络生活新空间”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便可以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自媒体虚假新闻,并对近期社会新闻中的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在不断浏览信息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网络生活的多面性,切实增强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对信息的自我分辨能力,促使学生将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点灵活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达到提升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目的[2]。


        三、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材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因此,为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便需要老师立足于核心素养理念,深入挖掘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例如,在“增强生命的韧性”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为学生播放“断臂女孩杨佩”的真人事迹视频。其中,杨佩虽然没有双手,但是她的双脚却非常的灵活,且在面对重重困难的时候表现出不放弃、不退缩,始终以自信、自强的精神去面对生活。当学生在观看完这个视频之后都被没有臂膀的杨佩所感动,都感觉到没有臂膀的杨佩都能够那么坚强,我们又有何理由不坚强呢?这样有利于学生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步磨砺自己的意志,从而逐步成为一个拥有生命韧性的人。
        四、合理进行教学延伸,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在以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只是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进行教学,这样不但无法满足初中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需求,而且也无法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内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因此,为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便需要老师有效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延伸,创建多种教学渠道,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
        例如,在“法律为我们护航”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老师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一日小记者”的课外活动,将“你知道哪些法律法规与我们青少年的成长有关联?”作为课外活动的主题,对参与课外活动的师生进行采访,并将采访之后的结果发布在校园报上。这样学生在参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拓展延伸活动的过程中,便能够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以此达到增强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目的。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坚持在生活与学习的过程中做一个具备优良品质的人,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制定科学合理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案,从而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徐婉迪.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初探——以“网上交友新时空”一课为例[J].新课程(下),2019(10):56-57.
        [2]王慧.“问题导引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2框《爱在家人间》教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1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