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解码•译码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4期   作者:陈佩佩
[导读] 本文针对学练分离、重说轻写、评改单一的现象,通过实践教学研究,以三年级语文作业本为例,探寻到了语文作业本的运用策略,结合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分解教学难点,以多样并富有新意的语文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杭州市文一街小学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本文针对学练分离、重说轻写、评改单一的现象,通过实践教学研究,以三年级语文作业本为例,探寻到了语文作业本的运用策略,结合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分解教学难点,以多样并富有新意的语文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中段;课堂作业本;运用策略
       
        一、且观且思:小学语文统编版作业本运用之困
        (一)作业布置学练分离
        现行的语文课堂作业,较常见的就是授课后统一完成、统一批改。这样的泛泛而笼统的要求,导致多数学生作业堆积且耗时低效,出现学练分离的状态。
        (二)语文教学重说轻写
        课堂教学在识字基础、阅读和练笔拓展板块平均用力,课堂作业两种极端分层化非常明显。究其原因在于语文教学重视说教而轻作业书写,未将两者结合导致。
        (三)作业评改形式单一
        课堂作业本的评改形式比较单一,生做师改。学生对师批改、生校对订错的作业评改模式呈现无新鲜感的烦腻状态,对提高作业效率无益。
        二、且探且悟:小学语文统编版作业本试用之思
        (一)在编组作业中,重拾作业信心
        编码课堂作业能分阶段分解作业量,结合课堂降低作业难度,缩短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正确率,提升学生作业信心。
        (二)在解构课堂中,落实学困重点
        解码作业设计与课堂环节相结合,学生马上操作并有效的落实,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提高学生自主作业的热情,拓展学生作业思维时空,提高作业时效。
        (三)在转译学情中,评促提升能力
        译码课堂作业能使学生在课堂不同阶段以不同的评价形式进行评价学习,在交互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评价学习能力,转译学情,指导语文核心素养逐步养成。
        三、且悟且行:小学语文统编版作业本运用之策
        (一)编码:分解作业,提高边学边练的交融性
        1.课前编类:侧重基础字词落实
        (1)巧借拼音题,夯实字音。《语文作业本》中类似“看拼音写词语”、“勾圈正确读音”等基础汉字字音的题目,可以放置在课前作为预习作业完成,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也可节省下课堂上很多的作业时间。
        (2)类分字形题,巩固字形。在《语文作业本》中,“勾选正确汉字”这样的字形考察题型也是常见题型,意在考察学生对汉字同音字、形近字的掌握情况。
        (3)挑出字义题,助识字义。字词义题型蕴藏着语文的基础性知识,但是与文本阅读理解却是难以进行情景教学融合。为此将其挑离出来,独立理解学习可提高学习和教学的效率,也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习得。
        2.课中编配:立足文本理解运用
        (1)专注课内填空,梳理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是考察学生对文本大致内容的把握的常见题型,可作为课内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后的第一道课内训练题,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内容。
        (2)关注课内阅读,理解文本。课内阅读片段练习往往紧扣本课的教学目标,服务于学生相对应的单元语文素养能力训练点,应设计进教学设计,在课内互动学习中训练,习得能力。
        (3)链接积累运用,练笔训练。积累与运用是统编教材的一个特色读写结合训练题型,这样的题型必须第一时间做好讲练结合才会有比较好的掌握效果,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3.课后编演:探索语文实践拓展
        (1)课外阅读,拓单元实践。对于阅读课文,《语文作业本》通常均会安排一篇承接本课阅读目标的能力素养拓展阅读题,这样的题目给与学生从读到练的机会,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素养习得情况的题项。
        (2)课后练笔,仿段落结构。段落的学习是中段的学习重点,很多课文在《语文作业本》中均会安排段落、片段仿写,这样的练习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学习理解,需要学生平时的观察、阅读以及其他的素材积累。可以放置在课后完成,检测学生读写能力。
        (3)综合实践,延学习活动。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对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该拓展实践既是对语文综合能力素养的检测,也是对学生小组协作互动学习能力的拓展,为此这样的作业必须在课外时空中进行更为合适。
        (二)解码:链接课堂,促进说写结合的联动性
        1.解析课前:预习有抓手,落实有反馈
        (1)编选预习题,形成预习单。《语文作业本》作业本中的基础性题型,可归置到一处,成为一张课前预习单,这部分的题目,也可根据本课需要落实的知识点再进行相应的题目设计,让学生的基础预习和落实更加到位些。
        (2)落实预习单,提取学情报。预习单,有前置学习作业,教师需在课前布置批改,在课堂的“预习反馈”环节及时反馈,并及时根据生成的学情报表,及时调整教师上课方案,根据学情,开展教学,及时做到查漏补缺。
        (3)诠订预习单,变式固难点。预习单的落实,不仅仅应该停留在做和批改这一环节,再经过课堂的反馈之后必须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基础题的纠错和适时性的变式训练,从而真正意义上的攻克难点。
        2.解晓课中:阅读中学思,生成中捕捉
        (1)整体阅读,分晓学况。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感知人物情感,进而走进人物内心,明白学生的理解起点。
        (2)互动表达,学思明情。设计课内互动学习活动,可以聚集理解之力突破难点。
        (3)捕捉生成,攻克难题。攻克课堂作业本的难点题型,依旧要依托于将题型设计入课堂活动,在课堂的充分合作活动中,在思考的碰撞中渐渐突破难点,达成学习目标,最终突破课堂作业难点,完成习题。
        3.解道课后:举一会反三,知识会迁移
        (1)课内外融合,提升阅读力。《课堂作业本》的设计也更多的体现了阅读能力的学用结合,一般都会安排一篇与之相关的语文阅读素养能力测试题,让学生把课内所学延伸到课外。
        (2)读写两结合,提高写作力。从阅读学习,到书写练笔,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本课句式的学习掌握或对段落结构的学习掌握,适当的练笔显得很关键,可趁热打铁式的训练,掌握练笔技巧。
        (3)协作到延展,提速实践力。语文综合性学习,孩子们进行了多种方式的学习体验和展示时间,运用多种方式让语文的实践能力得以展现。
        (三)译码:夯实评价,助推多样评改的实效性
        1.译解课前:自主评改,校改巩固。对于基础性知识作业课前布置落实,课前由学生自主表达观点,教师进行简单的呈现反馈,再由学生自主进行评改,完成校对巩固。
        教师也可先评价学生的作业,从中挑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业,对其进行二次评价。
        2.译校课中:交互评改,深度纠错。课内阅读理解题型作业,架构于课堂教学环节,该环节参与主体的多元性特点,可安排师生、生生、组内合作交互式学习评价修改,得到理解的层次提升。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两点,第一就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第二要讲清评价的要求和标准,教会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方法。
        3.译换课后:教师批改,优作展评。课外拓展训练作业是检查学生课前和课堂学习效果的最好题型,更适合自主完成,以教师自主批阅为主,进而利于学生掌握程度的检测和教学效度的自查,从而便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安排教学进度,不断提升素养。
        四、且审且度:小学语文统编版作业本实践展望
        (一)搭建学生进入作业对话的桥梁
        分解课堂作业,形成预习机制,链接课堂教学,体悟语文素养,领悟语言组织的精妙,展开练习,举一反三,链接课外实践练习,让能力得到提升,让学生轻松与作业对话。
        (二)创造学生作业成果的展示平台
        “多元作业评价”为学生“作业评改”提供了展示平台,评价反馈主体呈现老师、同学、师生的多元化提升,也让作业学习得以延展,提高学习效果。
        (三)提高自身研读整合作业的素养
        一课一思,基于学生学情,基于课堂实践,深思必有收获,经过研磨思作业运用模型,提升了教师本身研读设计作业的能力。
        有所获,也有所惑,比如如何根据不同层面的学生基础去定制不同层级的作业方式去实现共同进步?还得不断地去改进,不断地去突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丁利红.新旧对比分析思考:浅谈低段华丽变身的部编版语文《课堂作业本》[J].课程教育研究.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