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策略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4期   作者:朱琼瑶
[导读] 现阶段,信息技术朝着势如破竹方向发展,存有较多学科中都应用该项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就教师而言其存在的价值不言而喻。由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宗旨意在培养学生思维逻辑、创新层面的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可提升教学整体效率。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的实际策略解析。

        平阳新纪元蓝田学校 浙江 温州  325400
        【摘要】现阶段,信息技术朝着势如破竹方向发展,存有较多学科中都应用该项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就教师而言其存在的价值不言而喻。由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宗旨意在培养学生思维逻辑、创新层面的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可提升教学整体效率。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的实际策略解析。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策略
       
        因科技水平的提升,达成了社会全方位信息发展的模式,所以各领域中都逐步投入信息技术的使用,而小学阶段教学属性向信息化转变的情况受到了更多关注。由此可得,该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断推动教学革新步伐,在实际教学阶段内,促使小学数学实现了便捷性,师生之间达成了高效模式化沟通,同时也快速达成提升教学效率的目标。
        一、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数学概念模式化教学
        数学本身具有逻辑性强、抽象化特性,就小学阶段思维意识未形成清晰认知的学生来说,无疑在学习过程中,会呈现困难重重的状况。而就数学课本概念性知识而言,其本身是静态的,并且涵盖内容也较为单一,枯燥、所以,使得传统模式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处在缺乏活力、平平无奇的状况中。然而,若通过多媒体进行辅助模式教学,就可依据教学具体需求以及教材内涵,实现动静结合,使知识向动态化模式转变;肉眼可见,其生活、灵动图形的变换,将学生探究知识兴趣得以激发出来,使教与学过程呈现在生机满满局面中,使学生更为主动的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强化理解知识,并对知识构建全过程逐步了解[1]
        比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采取多媒体软件开展教学:首先在大屏幕中展现出一个亮点,之后选择不同颜色从点出发,画出一条线段,同时亮点、线段持续闪烁着,并使得线段一周旋转,构出一个圆,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懂得圆是如何形成的。之后,再加一条可穿过圆心、并两侧都处在圆上位置的线断,分别使得两条线断以及出亮点得以闪烁,使学生明确得知组成角各部分的相应名称。依据这一动态化展现,把一系列看似处在静止状态中的知识得以活动起来,使其化静为动,使其获取到清晰、正确的基础性概念。
        二、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整体效率
        传统模式下教学,因教师将大多数时间都用到授课讲解过程中,在板书上进行应用,致使课堂整体效率遭受到了严重影响,为学生增添了课外学习负担。长此以往,致使学生对学习出现丧失信心、兴趣的情况,于提升综合素质有不利影响。而在全面遵循新课改要求的当下,我们需依据学生各年龄段特性以及教学内涵,在教学过程中适宜加入信息技术,这一方式与“黑板+粉笔+教材+口述”的传统模式形态教学相比,给予感染与表现力,它促使学生眼、手、脑、耳多个身体感官得以并行应用,把无意、有意的关注融合到一起,使学生在愉快氛围中高效的将知识吸收进去。同时,学生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等方面能力收获到更多高效发展空间。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展现出“训练作为教学主线”的特色,适宜应用多媒体线上资源网络链接,可将演算全过程尽快展现出来,将练习题投屏在大屏幕上,使教学时间得以有效节约,提升教学课堂整体效率[2]
        比如,在学习“组合图形面积”时,先行促使学生通过小组探讨、自主探寻方式对问题进行解析,之后教师依据小组汇报模式,将其最终结果通过课件展示方式,将不同解题思路展现出来,这一方式相较板书、口述教学效果强一些,并且应用效果也更好。
        三、应用信息技术,体现数学知识构建过程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阶段内,不应局限在传授知识中,还需对获取知识思维形成过程进行演示、揭示。”还指出“过程与方式、能力与知识、价值观念与情感态度”三个不同维度的教学主观目标。要求其在教学阶段内以能力、知识构建出主线,对情感、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培养,并得以更全面的展现在方式与过程中。由此可见,数学教学的最终任务不是使得学生懂得“知其然”,而是需达成“知其所以然”的目标[3]
        比如,在学习“认识角”时,应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现方式,在屏幕中展现出一个黑点,之后通过这一黑点,使两条射线得以引出,并且闪烁的两条射线以及这一点构建成的图像,使学生对其进行观察,思索出角是如何构成的以及角的具体概念。在学习“角的大小相比较”时,对“小角、大角”的“flash”一系列动画进行播放,学生可在听、看一同作用下,对“小角”与“大角”的相应对话进行理解,明确边长短情况和角大小状况没有关联的道理,依据这一动态化显示,使学生印象中存有深刻感受,获取到清晰、适宜的数学概念[4]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在实现改善教学课堂效果的同时,也促使教学思想、意识得以转变,就教学课堂革新本身而言,达成了提升教学高效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少波.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2017,000(009):P.47-47.
        [2]吴成竹.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J].新课程(中),2016(11).
        [3]赵丽丽.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策略[J].学周刊:上旬,2016(8):174-175.
        [4]盘溢.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教育(文摘版),2016(12):00104-00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