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的“爱”被当做借口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3期   作者: 陈胜文
[导读]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投入足够的爱,用自己的爱心去感染学生、浸润学生、陶冶学生,让学生能够和教师之间形成一种亦师亦长的关系,才能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但是在传统的教育事业中,存在着一定的对于师爱的偏颇理解,导致部分教师尽管出自于对学生的“爱”,但是其结果却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故此,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对爱进行正确的解读,促进学生向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紫金县凤安镇小学  广东 河源  517452
       
        【摘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投入足够的爱,用自己的爱心去感染学生、浸润学生、陶冶学生,让学生能够和教师之间形成一种亦师亦长的关系,才能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但是在传统的教育事业中,存在着一定的对于师爱的偏颇理解,导致部分教师尽管出自于对学生的“爱”,但是其结果却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故此,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对爱进行正确的解读,促进学生向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小学;师爱;德育
       
        小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起步阶段,在知识、能力、习惯养成、思想品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需要教师给予更加精心的指导与呵护,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培养与启发,才能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用爱作为种子,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孕育出萌芽、开出花朵、获得丰硕的果实。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对师爱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误入歧途。所以小学教师一定要避免走进爱的误区,用正确的爱给学生的良性成长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
        一、适当断掉对学生的“食物”供应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关爱就应当是无微不至的,就应当是如同春风一般沁人心脾的,就应当是让人能够感受到无限暖意的。故此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给小学生提供更多的关心与爱护,当小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就会及时出手给予帮助;当学生丢掉了物品时,教师会主动给学生递送过去;当学生跌倒时,教师会赶紧跑上前去把学生从地上扶起,同时还要替他拍掉身上的灰尘……但是有了教师的这些出于爱心的帮助,小学生自身的能力提升却出现了缺失。为了避免我们的小学生形成依赖心理,不懂自己寻找“食物”,教师必须断掉对学生的“食物”供应。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对自己所处的困境及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最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当学生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检查自己的物品,看看有没有掉落什么,让学生自己发现丢落的物品;当学生跌倒时,教师应当给予的是鼓励,是让孩子自己站起,自己拍掉尘土……如此一来,学生自己的能力就会逐渐得到培养,品质也会逐渐形成,对学生的发展将会带来更大的裨益。


        二、适当给学生一定的“钉子”碰碰
        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是一个需要长时间逐渐培养的过程,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不过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出于对学生的“爱”,当学生遇到挫折的时候,教师就会赶紧上前,帮助学生出谋划策,代替学生制定行动方案,甚至有的教师还会代替学生动手,帮助学生“顺利渡过难关”。但是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失去自我锻炼的机会,没有了挫折与困难的磨练,学生的意志也就不会变得更加强韧,在日后的人生旅程中一旦遇到挫折,就有可能出现惊慌失措、茫然无助的心理,甚至会承受不住生活的压力而做出某些极端的行为。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只有给学生创设更多的锻炼机会,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挑战,学生才能以更加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样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参加远足登山活动,让学生在登山活动中品尝到汗水、劳累,很多学生都气喘吁吁地坐在地上不肯继续前行。这时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鼓舞,号召大家勇敢面对挑战,继续前行;当到达山顶之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启发,让他们认识到人生就如同登山,只有品尝到更多的艰难困苦,只有经历过困难的磨练,才能品尝到成功之后的喜悦与甜蜜。有了良好的心态,学生的人生才会更有意义,这样才是教师对学生的真正的爱。
        三、适当给学生一定的“冰冷”面孔
        宽严相济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在一部分教师的头脑中,对学生倾注自己的爱,就是时刻以和蔼的态度、微笑的面庞对待学生,时刻用宽松和包容对待学生,即便学生犯错,即便学生屡教不改,也仍然需要微笑应对,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当今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是一个规范的社会,“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制度和法律制度,所以从小学开始,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杜绝学生形成自由散漫的思想。如果教师一味宽容、忍让,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那就将会形成不遵纪守法的性格,在日后的生活中就极有可能做出触犯法律法规的行为。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以“老好人”的形象出现,尤其当学生多次犯错、屡教不改的情况下,就需要以“冰冷”的面孔出现,对学生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让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从而杜绝学生思想上的放松、懈怠。当然,严厉只是一方面,教师还要和学生进行共同分析,找到犯错的根源,共同制定改进的策略,让学生获得不断的发展,这才是教师的爱的真正体现。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全心全意地在学生身上投入足够的爱心,信任学生、关爱学生、期待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爱意,促使学生和教师进行深入的沟通和积极的交流,对教师产生足够的信任,进而促进教育教学事业的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文君.别让你的“爱”扼杀孩子的注意力[J].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上),2017(9):61-61.
        [2]李象红.别让你的爱成为负担[J].好家长,2007(23):3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