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3期   作者: 马文辉
[导读] 小学生的读书方法、读书兴趣、读书习惯等处于渐长阶段、尚不成熟,所以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正在成长的小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我们知道,书作为知识的源泉,是开发儿童智力的钥匙。读书能够启迪孩子的心智,能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能提高其写作能力,使之才思敏捷,能陶冶他们的性情,使其温文尔雅。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提出:“学习语文的目标就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 ,从而养成阅读的习惯。”那


        丘北县舍得乡喜鹊落小学校  云南 文山  663200
       
        小学生的读书方法、读书兴趣、读书习惯等处于渐长阶段、尚不成熟,所以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正在成长的小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我们知道,书作为知识的源泉,是开发儿童智力的钥匙。读书能够启迪孩子的心智,能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能提高其写作能力,使之才思敏捷,能陶冶他们的性情,使其温文尔雅。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提出:“学习语文的目标就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 ,从而养成阅读的习惯。”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培养阅读兴趣
        让学生爱读书、想读书。兴趣是人特有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所以养成 良好的读书习惯,必先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今的孩子读书习惯不好,原因之一是兴趣欠佳。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方式很多,比如老师组织一场故事会或读书心得交流会,家长每天陪孩子读书一小时等活动,为孩子做读书的榜样,并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浓郁的书香氛围。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书香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然就会感知到读书的乐趣,认识到读书的价值意义,从而喜好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让学生尝到读书的甜头,他们会自觉主动地寻书而读 ,久而久之,他们就酷爱读书、手不释卷的良好阅读习惯会逐渐养成。就拿《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中的“我”来说吧,讲述的是一个由于“我”好读书,每天放学后都要到残疾青年的书摊去读书,进而感动了青年并为“我”读书创造条件的动人故事。


        二、读书指导不可缺
        读书是垫好学生阅读习惯的基石 ,我们经常要求学生好读书、读书好、多读书, 但很少予以指导,学生读书处于盲从,难以成“型 重 ”。常言道:“不成规矩 、难成方圆。”所以我们要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读的书籍,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让他们成为一个会读书学习的人。我们可以指导他们如何边读边记、读诵相宜,引导他们如何读写并存、读悟结合,从而养成读书动笔、读书思考的习惯。徐特立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勤动笔勤思考,可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做好摘录、记好笔记,并及时写下心得体会。从本质意义上讲,阅读的过程实际就是思维的过程。这样一来,学生读书积累就有目的,写作实践就会得到锻炼,思维感悟就能得到提升。譬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之前,老师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三国演义》。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作家及作品和有关的奇闻异事,向学生介绍三国形成、对峙、衰败过程以及曹操、诸葛亮、周瑜等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和积极探究的兴趣。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纠正个别学生那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的不良读书习惯。指导学生积极思维和逆向思维 ,读书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或“为何不”,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三、激励评价孩子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这话不假,因为孩子的心理意愿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赏识教育是激励性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 。我们多赏识激励学生, 他们就会燃起自信的力量 ,心中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像是沐浴在春风 之中,感到无比欢欣和幸福,从而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有了追求上进的信念。家长对孩子身上某 闪光点的赏识,实际就是对孩子的评价与肯定。“ 罗森塔尔效应”告知我们真挚的爱与热情的期望,可以使一个人获得新的生命和动力。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其实就包含对学生的关爱与期望。他们在获得赞许之后,心怀一种成就感,读书学习的欲望会更高,这样更加激起他们在某一方面向纵深发展 ,使其个性得以发展,潜力得到挖掘,读书习惯自然成之。
        总之,儿童自主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养成早期阅读的良好习惯会终身 受益,我们要很好地把握和利用这一黄金阶段,促进他们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