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3期   作者: 章俊涛
[导读] 语文教学的一大核心就是阅读教学,只有使学生阅读更多书籍并实施阅读锻炼,才可以增强其自身的语文知识储备和综合运用能力。当前,阅读教学应与时俱进,引入新兴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

       
        蔚县蔚州镇前进路第一完全小学  河北 张家口  075700
       
        语文教学的一大核心就是阅读教学,只有使学生阅读更多书籍并实施阅读锻炼,才可以增强其自身的语文知识储备和综合运用能力。当前,阅读教学应与时俱进,引入新兴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
        随着课程的改革,小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小学阶段作为学生习生涯的起始阶段,有效的指导其进行课外阅读,对孩子终生学习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那么,怎样培养兴趣,促成阅读呢?
        一、阅读素材的选择
        (一)读爱读的书
        如果想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书籍,同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的孩子可能喜欢读童话类的书籍,有的喜欢看一些图片类的漫画书籍,有的喜欢游戏类的书籍,有的喜欢看自然类的书籍。孩子喜欢哪一类,或者哪几类书籍,是需要老师教育和引导的。只有孩子从自己选择的书籍中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才会愿意主动接触书籍,喜欢上阅读这件事。
        (二)引导阅读新书
        当学生拥有了探索新知识、阅读新书籍的欲望,它就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但是由于小学生的阅读量不多,阅读面窄,同时缺乏辨别书本好坏的能力,常常对书本“来者不拒”,使一些不适宜书籍乘隙而入的情况不胜枚举;或者,有的学生往往会对某方面如绘画和《故事会》等书籍有浓厚的兴趣。此时,老师要因材施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年级和兴趣爱好给予不同的定位指导,推荐一些较好的相关图书给他们。一般而言,一、二年级的学生都比较喜欢看具有配图的小故事或者动画片的配图故事,可推荐他们看图文版的《三字经》、《海尔兄弟》、《安徒生童话》等;三、四年级的学生喜欢看带有小故事性的文章,可让他们看《一千零一夜》、《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五、六年级的学生开始喜欢读一些世界名著等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逊漂流记》、《爱丽丝梦游仙境》等,有助于他们对故事情节的构造有一定的认识。
        二、教会阅读方法
        (一)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爆炸的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快,决不可能对所有篇目详加研究。
        因此,我注意培养学生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能力,指导学生读书先读前言、目录,读报先看标题、栏目,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选择图书、寻找资料,对于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详加研究,其它内容可采用略读形式。
        (二)读思相结合
        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靠积极思维得来而不靠记忆得来时,才是真正的知识。”因此,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边看书边质疑,并能通过自己查询资料分析解答,从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三)读记结合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教师大可不必统一形式,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笔记形式。读书也是一种创作,读书笔记应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到好文章,摘录下好词好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多彩的读书活动
        通过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交流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所以,根据少年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我们注重组织读书活动,以发展他们的兴趣,使之保持旺盛持久的读书热情。
        四、家庭配合营造读书氛围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十分重要的辅助补充部分。同理,引导小学生课外阅读,家庭的配合也同样重要。众所周知,课内课外阅读的收益并非是立竿见影的,而是长效的,是逐渐积累,逐渐见效的,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一些家长对广泛开展课外阅读很不理解,担心孩子会因为课外阅读花费太多时间,而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为此,学校、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帮助家长们提高认识,更新观念。须知,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其增长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唯如此,家庭教育才能主动配合学校,把良好的阅读氛围扩散开去,延续下去。
        五、注重体验,展示成果
        (一)开展各种阅读交流活动,促进能力的培养
        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既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也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交流心得。学生根据计划安排,自选课外读物,定期交流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结合读书节,开展读书讨论会。举办课外读物讨论会,陶冶了情操,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举行知识竞赛: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知识竞赛。这样学生兴趣盎然,不仅巩固了阅读成果,而且大大提高了朗读水平,效果很好。
        (二)搭建平台,尽情展示
        本学期我们年段为每个班开设了一个主页,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学生在充分阅读后,写出真情实感的读后感,然后粘贴到主页上,其他同学阅读后,和自己的作品进行对比,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纷纷投稿,再发表自己的建议。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扩展,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帮助学生从小学会阅读,学会有成效地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语文教学头等重要的任务。我们要努力做到,不仅要让阅读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事,同时也让孩子在阅读中得到健康的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