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作文教学的趣味性指导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3期   作者: 杨通华
[导读] 小学开设的课程中,语文是一门主要课程,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生活阅历较浅,词汇积累较少,语文水平有限,因此在写作文的时候通常面临无物可写、无话可说、无感可发的局面,对写作的兴趣不高。那么在小学作为教学中如何提升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呢?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小学生作文教学趣味性指导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广大同仁共同分享。


        松桃苗族自治县孟溪镇油蓬村完小  贵州 铜仁  554100
       
        【摘要】小学开设的课程中,语文是一门主要课程,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生活阅历较浅,词汇积累较少,语文水平有限,因此在写作文的时候通常面临无物可写、无话可说、无感可发的局面,对写作的兴趣不高。那么在小学作为教学中如何提升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呢?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小学生作文教学趣味性指导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广大同仁共同分享。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教学;趣味性;指导
       
        语文为小学阶段的一门主要学习课程,其基础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写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其他语文能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但是从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来看,小学生中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十分普遍,这主要与学生的生活阅历浅、词汇积累少、语文水平不高、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枯燥等多种因素相关。而要想让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写作质量得到提升,教师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为解决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改变作文教学模式,我是从“生活”二字入手,从“兴趣”一词突破,以“实”为基础,把“生活、兴趣、真实作文”结合起来,创设趣味作文教学的情景,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提高作文质量。
        一切艺术创作都离不开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那么,文艺作品就来源于生活,只要用慧眼去发现,用心灵去感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枝一木都可以成为我们作文的题材。
           由此可见,作文的关键就是要把生活与作文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作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生活的一种再现的过程,是对喜怒哀乐情感的表现过程。写作既可以展示自己对未来的憧憬,也可以倾诉自我的心声。明白了这些道理,学生就不害怕写作文了。通过进行小学作文教学经验的分析总结,认为可以通过以下趣味性写作指导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写作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便是无物可写,这与学生的生活阅历少,不善于观察、感悟生活有关。而通过给学生创造熟悉的生活情境,会将学生带入熟悉的环境中。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有所发现,对事物有所认识,利用生活中的情景创设,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巧设疑难可诱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达到写作目的。


        二、发挥想象力,激发表达兴趣
        传统作文教学方式形式单一枯燥,缺乏变通,教学方法一成不变,主要是给出一个写作范围或是直接给出写作题目,规定写作字数,让学生根据要求去进行写作,或是教学完一篇文章后让学生仿写,并且一些写作题目不贴近学生的生活。这种教学形式中,教师缺少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考虑,缺乏对写作方法、写作方向、写作内容的启发、引导,这导致学生的作文缺少个性化,属于闭门造车,追求形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反复仿写,会压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利于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这种情况之下,学生永远不会有高质量的作文。
        为此,教师应当对教学方式进行反思,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引导、启发。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根据景物、人物、物品等内容的描写,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其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的印象。也可以将文章中描写的事物通过多媒体进行呈现,使其更加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丰富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激发想象力。其次,还可以把想象作文作为教学的常规进行专门训练,看到什么,就能够想象到什么,比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正草的颜色你就一目了然。看到天边的一抹晚霞,你又会想到什么?.....通过想象训练,学生写作基本功得以提高,同时养成了借物抒情,见物思情,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三、设计鲜活命题,开拓学生思路
        要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写作,教师应当在作文命题的设计方面多下功夫,可以遵循以下命题原则:
        一是命题要贴近生活。
        二是命题切忌空乏性。
        三是命题要讲求实用性。
        学生作文的成功与否,要看学生能否从生活中建立起他们的意识,并能写出足以表达他们意识的作品。学生畏惧作文,最主要的就是无从下笔,或无话可说,或无从说起,因此命题切忌空乏。在实际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思维去设想,大题小做,宽题变窄,且要实际,这样就会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欢。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当加强教学方法的钻研探索,注重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且设计的命题应当鲜活且贴近学生生活,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升学生写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杜倩.趣味教学法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4(41):201-202.
        [2]王萍.放飞心灵  快乐作文——谈小学趣味化作文教学[J].甘肃教育,2017(0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