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渗透核心价值观的方法阐释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3期   作者:王海宁
[导读] 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普遍都趋向于成熟期,而且正是处在个人成长的最关键时期,因此,教育高中阶段的学生拥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目前高中老师无法推卸的责任以及任务。


        
        广州市花都区第一中学  广东 广州  510800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普遍都趋向于成熟期,而且正是处在个人成长的最关键时期,因此,教育高中阶段的学生拥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目前高中老师无法推卸的责任以及任务。
        【关键词】高中音乐;核心价值观
       
        我国著名“人民音乐家”的冼星海曾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一、将核心价值观渗透进音乐教学的意义
        高中音乐学科在众多的学科中属于一门特殊性的学科,对学生进行的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音乐让学生明白音乐中所存在的内在情感,洗涤学生思想情感以及心灵情感。通过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将学生的感知调动起来,对学生的主观感情起到心理净化以及感情升华的作用。
        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并不是想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音乐家,通过利用音乐的特殊性,从而培养出一个品德高尚、善于追求真与美的一个现代人,同时这也是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目的。
        二、让核心价值观渗透进音乐教育的措施
        (一)注意课堂的内容结构
        音乐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一门艺术学科。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除了传统的知识外,更多的是注意在教学课堂上的内容结构。
        课堂内容结构要注意雅与俗、疏与密、断与续、理论讲授与示范表演等方面的关系,使课堂教学展现出一种优雅的曲线美,让学生在此结构中接受艺术的熏陶,感受艺术的美,获得知识的营养,同时,调动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期盼和渴望,从而陶醉在艺术教育当中,使得学生对音乐由浅入深的进行欣赏,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音乐旋律创造着不同的美感,提高学生对艺术的追求,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二)在实践活动的时候,将集体主义的教育渗透进来
        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且丰富多彩的,而德育教育只是其中的一种教育方式。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如全体大合唱、舞蹈等。



        例如全体大合唱是一种集体合作唱歌的形式,而要合唱一首歌,首先就应该统一音色,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音色,有的学生音色明亮且圆润,有的学生音色较为尖细且高亢,而有的学生音色则较为粗糙且苍白,要想统一音色,学生就得隐藏自身原有的音色,考虑集体音色的效果,让集体发出的声音统一变成一个人的音色。其次,在声部间应做到和谐,一般来说,在合唱歌曲的时候至少会有两个声部,而平衡声部间的和谐是成功合唱的关键之一。在刚开始的训练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个声部不和谐,你争我抢的情况,都想要将自己的声部突出,因此,当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老师应当抓住机会向学生们阐述互相合作的意义,并且将之前他们合唱的录音播放出来,与他们一同探讨不足的地方并且思考如何进行改善。
        (三)在欣赏音乐时,将品质教育渗透到教学中
        音乐是能对人们的思想和感情进行表达的一种方式,音乐能培养人们的心智以及理智,音乐是人们的良师益友。例如,在欣赏歌曲《命运交响曲》时,这首歌是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所创作的,是贝多芬因为耳聋和命运进行抗争的时候创作的,正如贝多芬所说的一句话;“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休想使我屈服。”在欣赏这首歌的时候,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贝多芬与命运进行搏斗的场面,那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场面,时常会看到命运的凶险和阴沉以及命运所发出的其他威胁,通过不断的反复斗争,最后命运终于被英雄所战胜。当学生在欣赏这部作品的时候,可以感受到贝多芬向前冲的力量以及不服输的精神。
        (四)在欣赏音乐时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将爱国教育渗透进来
        不管是在哪个阶段的音乐教学教材中,都会有很多作品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这些作品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以及人生价值观。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大多数只有触景生情,才能写出有意义的音乐作品。例如我国的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是最经典且最具代表性的爱国歌曲,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仔细的讲解这首歌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意义,从而将爱国教育渗透给学生们。这首歌是三十年代一部影片《风云儿女》中的主题曲,当时,中华民族正遭受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祖国的大片国土正处于日军铁蹄的蹂躏当中,这些侵略者对我们实施着杀、烧、抢、掠的暴烈行为,有许许多多的孩子挣扎在死亡线上,他们无依无靠,失去了亲人,在这个时候,许多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们拿起枪进行抵抗,他们与侵略者之间展开了浴血奋战,他们为了解放民族而倒下了,他们的鲜血将整片国土染红了,将国旗染红了,他们是伟大的。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学生们脑海中浮现了战斗的场面,仿佛回到了战场,有不少学生都落泪了,让学生们的思想受到了很强的震撼,激起了学生们强烈的爱国情感。
        正如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在音乐教育中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每个音乐老师不可推脱的责任。我们应当充分的利用音乐所存在的独特魅力,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深度挖掘歌曲的思想内容,让音乐中的情感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启迪。
       
        参考文献:
        [1]杨蔚.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教学策略研究[J].文渊(高中版),2019,(1):482.
        [2]苏琳.浅谈高中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J].文存阅刊,2018,(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