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的“兴趣”教学法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4期   作者:尹文礼
[导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努力求知、刻苦钻研,不断进步。数学作为小学阶段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为强化学生的认知,需要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中心学校  甘肃 天水  741000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努力求知、刻苦钻研,不断进步。数学作为小学阶段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为强化学生的认知,需要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在学生智力的培养上,数学是一门最好的学科。然而,数学知识是极其抽象难懂的,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起来存在很大的困难,因而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自然低下。因此,教师必须要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采取有效方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压力,使其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从而喜欢上教师,提高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兴趣。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努力促使师生间形成良好关系,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要尊重、理解、关爱学生,真诚的对待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多参加集体活动,走近学生。无论学生成绩好坏,都要做到不歧视、不偏倚,给予学生公正平等的机会,细心观察和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并加强引导,使他们的优势和特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提高信心,努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在学生表现良好、取得好成绩时,要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生遭遇困难和挫折时,要给予他们适当的安慰并加强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提高学习兴趣和信心,不断完善自我。
        二、恰当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设置悬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思考和探究的欲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围绕教学内容巧设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促使他们积极探究。如在进行“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水果店运进600个西瓜,其中大的有300个,小的也有300个。店长对售货员说大西瓜一元两个,小西瓜一元3个,最后可以卖250元。第二次水果店又运进600个西瓜,大小和第一次相同,价钱也相同,售货员想:为什么不能一起卖?所有西瓜1元两个半,4角钱1个,不许随便挑。结果一计算,只能卖240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怎么第二次相比于第一次少卖了10元呢?问题一出现,学生的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经过讨论,他们明白了两个西瓜的平均价钱和每元钱卖的西瓜并不是一回事。


教师设计的这一悬念真正使学生站到了课堂主体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并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自主探究出问题的结论,也会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
        三、创设故事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情境的创设能够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具体形象化,而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发展特点决定了具体的事物更能唤起学生的兴趣。数学教师可以设计充满趣味性的故事情境,围绕教学内容合理创编故事,并在适当的时侯引入要讨论的问题。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时,课堂导入环节借助教材中的资源,可以编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农场主要将地分给两个儿子,其中的一块为长方形,分给大儿子,一块为平行四边形,分给小儿子,但是两个儿子都认为对方分的比自己多。农场主非常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大家可以帮他想想办法吗?听完故事后,学生的兴趣被立刻调动起来,都积极地思考该如何去帮助农场主解决这一问题。这样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在故事情节中融入数学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四、融入游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游戏,能够摆脱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的状态,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如在进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游戏:准备13个桔子,让一位同学将他们平均分给3个小组,看每个小组分到的桔子数量,看是否有剩余。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对有余数的除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设计游戏,并积极参与到游戏中,适时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快乐学习,准确地掌握知识。
        五、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对于单纯的知识讲授接受度并不高,理解起来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如果让他们“动起来”,那么他们的积极性是相当高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对于一些具有实践性质的教学内容,一定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是多样的,教师应多观察、了解学生,抓住他们的兴趣点,了解他们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袁俊祥.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法[J].明日,2018(14):269-269.
        [2]王秋凤.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教学法[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4):151-151,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