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浇灌教育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3期   作者: 欧阳军
[导读] 时下,如果我们在百度搜索栏中输入辱师,弑师等之字眼,此类话题的文字及图片定会让你应接不暇。一件件惨烈的事件背后,其行凶者----我们的学生或是他们的家长,他们的动机是那么的单纯,然后他们下手却是那样的狠毒,好像完全面对的不是师长,而倒像是在报杀父之仇。这也不禁让我们老师寒心的同时,也把教育行业视为高危行业,班主任更甚。
      
        广元市元坝中学  四川 广元  628021
       
        时下,如果我们在百度搜索栏中输入辱师,弑师等之字眼,此类话题的文字及图片定会让你应接不暇。一件件惨烈的事件背后,其行凶者----我们的学生或是他们的家长,他们的动机是那么的单纯,然后他们下手却是那样的狠毒,好像完全面对的不是师长,而倒像是在报杀父之仇。这也不禁让我们老师寒心的同时,也把教育行业视为高危行业,班主任更甚。
        时有老师开玩笑:今天,谢谢学生不杀之恩。因此,很多优秀人才不愿意当老师,更别说是担任班主任工作了。
        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的孩子们怎么了?中国的教育怎么了?这个命题太大,恐怕我们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难以回答清楚。然而,中国的教育还得继续前进,班主任的也还得大量的教师去担任。笔者在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有过成功与失败,也有过喜悦和迷茫。有时,静下来反思,悟得: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需要用心去浇灌教育。
        爱心——教育永恒的主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之圣人给博爱以最好的诠释。班主任就需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对待学生,关爱的他们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天热了,我们主动查阅和学习简单的医学知识,提醒和教会学生注意预防中暑的措施,还要到寝室关心学生的洗浴;天冷时,我们要提醒学生注意加减衣服,预防感冒及其它流行性疾病,让学生有一种在家的温暖感。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波动和学习成长轨迹。当下,学生受外界干扰因素太多:同学之间相处不顺,男女生交往不悦; 父母婚姻的变故;至亲的失去;父母教育的失衡都可能是学生心理波动的重要原因。这时,我们又需要转换角色,当好他们的心理辅导师、父母、朋友、甚至是闺蜜,把爱传递给他们。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爱,是教育的前提;但远不是教育的全部。由爱升华位责任---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耐心——教育的长青树
        学生的骄横,固执,偏激,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家长对孩子的护短,对老师的轻视,对学校的偏见,这更是不争的事实。化解这些矛盾的唯一方法就是我们教育人的耐心。首先,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们是教育人,就是要运用自己的心去融化他们,就是要凭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他们。其次,学会倾听。听听孩子们的声音,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在倾听中,要善于发现他们心理缺陷与不足,然后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跟他们交流。如果我们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现在大多数的学生和家长是不会买账的。这样,很多事就陷入僵局甚至在师生关系上走进了死胡同。


        宽容之心——征服学生的法宝
        正如上文所说,我们的学生有很多的让人不如意。然而,因为他们是人,是有生命,有思想的个体,他们就会接受身边各种各样的良莠信息,模仿各种各样的好坏事例,这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常感叹:书难教,人难育。学生抽烟、酗酒、打架、斗殴、早恋、逃课、顶撞师长、不分场合和时段玩游戏,这是我们这类学校学生的普遍现象。有时,我们也压抑和愤怒,彷徨与迷茫。但是,我们从事的这份职业,肩上挑的这个担子就只有让我们以博大的胸怀去应对和处理学生赐予给我们的这些烦恼。在心里,我们时时念叨着:孩子毕竟是孩子,犯些混,做错事也是可以原谅的。这样,我们的心态也就平和些了。再施以柔克刚,严慈相济之法。往往这种情况下,我们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所以处理起来也就会得心应手些。
        细心——校园事故的防火墙
        随着社会法制化步伐的加快,学生和家长对法律和法规的了解也越来越多,认识也更深入,运用也会越来越会广泛。更不乏好事者,会将一些过去看起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者是很普通的事,他们也会利用法律法规做幌子,将小事无限制的放大,让你防不胜防,无力招架。相关的职能部门也持着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态度,让你孤立无援,任人摆布。所以,班主任工作的细心至关重要。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活动的设施设备是否会危及他们的安全;教育手段和方式是否学生能承受;学生的身体是否健康,心理是否有较大的波动;安全教育是否细致到位等等。放假时,是否给家长有过沟通; 归途中交通工具是否安全可靠;到家后是否有平安的反馈短信。返校期至,未报到者是否有请假手续,诸如此类,不甚枚举。我们都要细心记录在案,避免责任事故。
        童心——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
        保持一颗童心,时时与学生共舞,这是我们走进学生心里的桥梁。现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量大,时代性强。要做孩子们的朋友,我们就需要投其所好。在合适的时机,陪他们玩一局王者荣耀,让他们了解老师也不是out of time; 跟学生一起唱唱Karaoke, 亮亮自己的喉咙,让他们明白老师也不是古董;秀一秀几步鬼步舞,让他们也惊叹天下竟然有这么时尚的老师。如此这般,他们就会放弃戒备,主动接近你,与你交心。无疑,这样我们就能从多方面,深层次地了解学生,对我们掌控学生大有益处。同时,他们在心底里接纳你,佩服你,我们的一些苛刻,过失,乃至对他们的一些冒犯也就失去了爆发的因素。
            总之,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我们面对的是有血有肉,鲜活的个体,他们既年幼无知又独到老成;既冲动狂躁又热气方刚;既狭隘自私又磊落大方。我们既要做他们的良师,还要学会做他们的益友,用自己的心去浇灌这些刚刚萌芽的种子,并呵护着他们长成参天大树。这也许就是我们教育者的乐趣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