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寓教于乐”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4期   作者:黄承杰
[导读] 小学生因其天性好动,专注力不强,因此,课堂教学时,教师的教学是否具有吸引力至关重要。而寓教于乐,在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教学实践,从自我教学能力的提升、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寓教于乐的启发与引导、教学方法创新、丰富寓教于乐内容等五方面,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寓教于乐”进行深入探讨。

        都安瑶族自治县拉烈镇三表小学  广西 河池  530732
       
        【摘要】小学生因其天性好动,专注力不强,因此,课堂教学时,教师的教学是否具有吸引力至关重要。而寓教于乐,在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教学实践,从自我教学能力的提升、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寓教于乐的启发与引导、教学方法创新、丰富寓教于乐内容等五方面,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寓教于乐”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寓教于乐;教学方法;实现路径
       
        寓教于乐,在新课改大背景下,被注入新的内涵。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与学
        习的参与性,均体现的是课堂教学对寓教于乐的践行情况,因此,如何结合新课改要求,让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丰富多彩,考量着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寓教于乐”进行深入探讨。
        一、以教师自我教学能力提升,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感染力
        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教师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这就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即[1]:一方面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注重自我提升,要对小学新课改要求认真领会,并积极践行;对于新的教学思想与方法,要加强学习,并逐步融于教学之中,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同时,要注重自我职业操守的提升,通过乘虚而入央的学识与德行,增强对学生的感召力。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所在学校要高度重视对教师的培养,通过定期教学培训,或者外派教师出去培训,或者与相关学校之间进行交流,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能力。由此,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抽量的提升。
        二、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吸引小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教学
        在新课改大背景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已在绝大多数教师心中获得认同,精讲多练是当下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最大的区别,但关键是如何吸引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这是当下诸多语文教师面对的课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到,即[2]:一方面需要让学生明确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是作为学生的本分。另一方面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等载体,增强学生参与的兴趣;通过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增强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如通常学生对于科普性文章教学不感兴趣,教师即需通过导入游戏教学,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将科普传授于小学生。再如在教课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一些脑筋急转弯、讲个小笑话、听流行歌曲等寓教于乐的方法,调节课堂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亲系,增强语文课堂教学对小学生的吸引力。



        三、以寓教于乐的启发与引导,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启蒙时期,良好的兴趣培养、美好情感的激发,对于其未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立足于小学生年龄特质,开展课堂教学。而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符合小学生的心智特点及其成长的需要[3]。如《瀑布》一文学习时,教师为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先播放瀑布的音频,在小学生有了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再将新课教学内容导入。同时,以问题导入的方式,问学生:水都是向前流的吗?此时,再将瀑布的图片展示出来,问学生:谁知道这是什么?这样寓教于乐的启发与引导,利于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顺利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四、以教学方法的创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
        在新课改要求下,创新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这也是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的根本所在。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更好的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开设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或者通过开展朗读、演讲、手抄报等活动形式,拓展小学生的眼界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这样的教学既利于优质的完成教学任务,又利于培养小学生语文读的能力、听的能力与写的能力[4]
        五、以丰富的寓教于乐内容,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寓教于乐的教学内容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探寻出一条适合小学生学习及其需要的寓教于乐教学之路。教师可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大胆的创新与丰富教学内容,如可以将艺术品制作、美术作品、舞蹈、音乐引入课堂教学,由此,激发小学生美好的情感,升华其思想认知,培养其良好的品行,促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可见,丰富寓教于乐教学内容,让教学效率事半功倍[5]
        综上所论,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寓教于乐”,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作为教师需要不断与时俱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通过寓教于乐教学,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并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与品行,为其未来更深入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虹.快乐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寓教于乐的实施体会[J].课程教育研究,2020(18):46.
        [2]梁大品.寓教于乐提升效率——语文教学中善教与乐学的实践研究[J].甘肃教育,2019(13):148.
        [3]杜中华,张少华.寓教于乐:让小学语文课堂兴趣之花绽放[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133-134.
        [4]王晓春.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9):246.
        [5]吴幼萍.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8,7(02):114+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