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 黄欢欣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药剂科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方法:以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经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患者不良反应损害系统、年龄、性别等。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女性31例(62.0%),男性19例(38.0%)。不良反应率多发于51-70岁患者,占比70.0%;累及系统器官为呼吸系统、肝脏毒性、神经系统、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结论:我院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较多,且多发于老年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且累及患者机体各个器官系统,因此需加强预防处理,以提升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
近几年,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的逐渐恶化,临床上发生肿瘤疾病的患者逐渐增多,其作为一种常见病,对人类健康存在严重威胁,其导致的死亡率居于第二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1】。目前针对此类患者,临床主要采用抗肿瘤药物加以治疗,而常用的即为铂类药物,其种类较多,涉及奥沙利铂、洛铂、卡铂、顺铂等。此类药物应用十分广泛,且具有良好的肿瘤作用,但随着药物的不断应用,由其导致的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加【2-3】。因此本文以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经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对象进行研究,即分析了我院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以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经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对象进行研究,患者所患疾病:食管癌1例、乳腺癌1例、鼻咽癌13例、卵巢恶性肿瘤7例、结直肠恶性肿瘤10例、宫颈恶性肿瘤8例、肺部恶性肿瘤8例,腹膜腺癌1例,肝癌1例。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注射用洛铂13例、顺铂注射液11例、注射用奈达铂14例、卡铂注射液2例、奥沙利铂注射液10例。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全部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患者不良反应损害系统、年龄、性别等。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19.0 软件,P<0.05评定组间结果差异,计数数据使用x2检验,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
2.结果
2.1不良反应年龄、性别分布
本组50例患者中女性31例(62.0%),男性19例(38.0%)。不良反应率多发于51-70岁患者,占比70.0%。具体见表1。
.png)
3. 讨论
本文的研究中,本组50例患者中女性31例(62.0%),男性19例(38.0%)。不良反应率多发于51-70岁患者,占比70.0%。可以看出,女性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多于男性,原因在于女性自身独有的特征,加之恶性肿瘤如乳腺癌、卵巢恶性肿瘤、宫颈恶性肿瘤等较为较为多发,因而其铂类抗肿瘤用药物使用率会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增高而提升,同时女性受到生殖、月经等影响,所以其敏感性较强,所以用药治疗期间极易发生不良反应。而年龄段上,30岁以下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原因在于青壮年患者恶性肿瘤患病率低。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不良反应率有所增加,较为密集的年龄段即为51-70岁。有关调查数据表明,45岁以上发生恶性肿瘤的患者显著增多,且由于患者年龄的增加,其对药品耐受度下降,身体机能逐渐减退,因而6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不良反应更多【4】。患者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为呼吸系统、肝脏毒性、神经系统、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可以看出,在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最多的为骨髓抑制,而胃肠道反应为其次,前者以贫血、血小板、血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而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厌食,血钾下降,黑便,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针对患者上述常见不良反应,需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预防和处理,以保障用药安全【5】。
综上所述,我院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较多,且多发于老年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且累及患者机体各个器官系统,因此需加强预防处理,以提升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红银,张勤勇,陈雪梅,史筱倩.我院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7):82-83.
[2]周懿,蒲平,肖庆.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办法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7):298-299.
[3]唐友平,唐友明.某院常用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03):473-474.
[4]陈淑珍,甄永苏.抗肿瘤药物引起肺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19(21):1676-1680.
[5]李馨,孙静.273例妇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抗肿瘤药物治疗情况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24):5323-5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