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访视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社会功能与不良事件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20年1期   作者:任山利
[导读] 探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访视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社会功能与不良事件的影响。

任山利   心血管内科
新乡市中心医院   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访视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社会功能与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将近期在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采用访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及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访视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及患者的社会功能,同时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访视护理干预;社会功能;不良事件
   冠心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该病常伴有心绞痛症状,极易影响到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的质量。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方案较多,但由于患者心绞痛极易反复发作,极易增加其不良心理情绪,甚至还会影响到患者用药依从性[1],最终降低治疗的疗效[2]。本文为了深入探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访视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社会功能与不良事件的影响,选取了近期间在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相关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8.2±3.5)岁,平均病程(6.0±1.1)年;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57.3±3.6)岁,平均病程为(6.2±1.3)年。所有纳入患者均符合《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诊断标准,同时均排除患者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其他严重疾病者。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采用访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于对照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家庭访视护理,具体措施为:(1)集中访视:每次访视时间为40min左右,主要内容包括向患者介绍冠心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认识。并通过将相关内容制作成幻灯片的形式组织患者进行观看,让患者初步认识到服药遵从行为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相应解决方法。同时通过个别指导、咨询讨论与示范性教育等方式来向患者讲解用药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严格遵照医嘱用药的必要性与重要性。(2)入户访视:每次访视时间为30min,主要目的在于帮助患者将自身服药遵从行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明确,然后再找找出针对性的解决方式,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到疾病管理过程中来。主要措施为对患者进行督促与指导,为其提供充分的家庭支持,将各种问题具体明确,树立起治疗信心,将用药过程中的不良行为纠正。(3)电话访视:每次访视时间为15min,主要目的在于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了解,对其反馈的信息进行听取,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主要措施为对患者近期用药情况和血压控制情况进行了解,及时给予患者鼓励,及时解答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疑惑,积极给予其指导与监督。
1.3评价标准
   (1)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并比较,评估标准分为三个等级:显效: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80%以上;有效: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50%-80%;无效: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无明显的变化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对比两组的护理总有效率。(2)采用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进行评分[3],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社会功能越好。(3)对两组患者在康复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20.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经客观比对2组指标,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的72.5%(29/40),详见表1,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的心前区疼痛,对其的控制不及时,极易引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最终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而该种疾病在中老年人中有着较高发病率的同时,还属于一种极易反复发作的疾病,从而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使得生活质量下降,导致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影响了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由此可知,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康复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了访视护理干预的方法,其护理模式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个别指导、遵循讨论以及示范性教育等方式来提高患者对于正确服药以及配合治疗的认知,进而将其治疗依从性与信心增强。从本次的研究结果中可知,采用访视护理干预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其护理效果、社会功能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访视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及患者的社会功能,同时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郑柳婷.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J]. 内蒙古中医药, 2016, 35(13):179-179.
[2]李立娟, 张靖. 中医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9):237-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