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筱 刘娟 李慧
新津县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接收的82例重症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常规组41例予以肠外营养支持,研究组41例予以肠内营养支持。结果:研究组营养良好率90.24%,高于常规组68.29%(p<0.05);研究组BMI指数、白蛋白、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效果较肠外营养支持更好,有助于患者增加体质量,改善蛋白水平,平衡机体营养。
【关键词】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营养支持疗法;应用效果
重症患者由于无法经口正常饮食而需要早期营养支持,避免患者机体免疫力减弱而加重营养不良,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均为临床中常见的营养支持疗法。临床报道指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促使患者肠黏膜功能得到显著改善,避免消化道损伤所致的应激性溃疡。鉴于此,本研究特此对照分析了82例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实施营养支持疗法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82例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入组患者均无法经口饮食;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自愿参与且已经签署过研究同意书;意识清醒能够正常交流沟通。排除依从性欠佳、精神系统异常、无法正常配合、临床资料不全、意识不清者。根据双盲随机对照原则实施分组,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1例。研究组包括24例男性和17例女性,年龄38-78岁,均龄(56.4±9.1)岁。常规组包括22例男性和19例女性,年龄42-78岁,均龄(57.1±8.9)岁。各组基础资料经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值>0.05。
1.2方法
给予常规组41例肠外营养支持,即:予以胃管留置,然后采用抗生素抗感染、平衡电解质酸碱、解痉。
给予研究组41例肠内营养支持,即[1]:根据患者实际需求,为患者补充适量矿物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经鼻饲管注入营养液,初期用量不得超过150ml/次,以0.6kcal/ml浓度为宜,每次2h,每日5次。待其消化道慢慢适应后,适当增加用量(300ml/次)、提高营养液浓度(1.0kcal/ml),每日5次。
1.3观察指标
(1)评价患者营养状况,其依据为微型营养评估法(MNA)[2],分值<24分视为营养欠佳,分值≥24分视为营养良好。(2)观察并详细记录每位患者的BMI指数(体重/身高)、白蛋白水平、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
1.4数据统计处理
汇总并分析观察主体的研究数据,并利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用均数±标准差(x±s)表达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用例数或构成比(%)表达计数资料或等级资料并用卡方检验。当P值<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与常规组营养水平对比
研究组营养良好所占比例更高,营养欠佳所占比例更低,与常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png)
3.讨论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接收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存在严重感染、严重创伤以及诸多不良反应或急性并发症,导致机体代谢分解处于较高水平,同时还伴有不同程度营养不良、免疫抵抗力减弱等表现,治疗中一旦操作不当便会严重损害患者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甚至直接危及到患者生命。肠外营养是从静脉内供给营养的营养支持,肠外营养的途径有周围静脉营养和中心静脉营养,其目的是让患者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下仍可以维持营养状况、体重增加和创伤愈合,静脉输注途径和输注技术是肠外营养的必要保证[3]。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途径有口服和经导管输入。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其优越性体现在营养素直接经肠吸收利用,符合生理,更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目前已被广泛用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护理中[4,5]。通过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更好的提高重症患者机体营养水平,这一点在诸多实践中已经得到了证实。本研究中,研究组营养良好率明显高于常规组,BMI指数、白蛋白、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由此可见,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对于重症患者的临床意义显著,可将其作为治疗重症患者的首选。
参考文献:
[1] 姚利秀, 侯亚红, 郭俊玲,等.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护理[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11):78-80.
[2] 侯煜, 徐若男, 杨艳,等. 微型营养评价法用于80岁以上高龄患者营养评估[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5(02):44-46.
[3] 师俊萍, 林兵兵, 滕倩倩. 普外科全肠外营养应用分析[J]. 中国药师, 2015(5):833-835.
[4] 张娟芳, 张琳, 许子霞,等.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17, 000(010):11-13.
[5] 徐帆, 沈丽娟, 钟兴明,等. 国外成人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实践指南解读[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 5(12):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