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失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20年1期   作者:赵虹 刘敬菡 刘莎
[导读] 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失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赵虹 刘敬菡 刘莎
新津县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失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失眠患者分成两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每个小组分别31例。结果:研究组PSQI评分、FEV1以及FVC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肺功能,值得在临床中大范围普及。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干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失眠;应用效果
   呼吸内科临床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十分多见,病程长且极易反复发作,呼吸道感染、抽烟、生存环境不干净等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会进一步加重肺功能障碍,降低其睡眠质量,影响其生存。临床有效诊疗的同时辅以高效的护理措施来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肺功能,显得至关重要。故而本研究以6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失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讨了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6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失眠患者均接收于2019年04月--2020年04月。根据双盲随机对照原则,予以分组探讨,其中一组名为常规组,另一组名为研究组。每个小组分别31例。研究组包括17例男性和14例女性,年龄41-78岁,均龄(57.8±6.2)岁;病程1-14个月,平均(5.6±1.2)个月。常规组包括18例男性和13例女性,年龄40-78岁,均龄(57.9±6.6)岁;病程1-15个月,平均(5.7±1.1)个月。各组基础资料经临床统计学检验,结果P值>0.05。
   1.2方法
   给予常规组31例患者常规护理,主要有病情监测、科学饮食干预以及出院康复指导等内容。而在常规护理之上,对研究组31例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包括(1)对症干预。抬高床头35°,经鼻导管氧疗或者戴面罩氧疗,间隔2h帮助患者变换体位、叩背、按摩,以防压力性损伤、肺部感染;密切留意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的变化,及时向医师反馈,第一时间对症处理,以防不良事件。(2)夜间护理操作时,动作一定要温柔,减轻走路的声音,保证病区环境安静,以便于患者良好入睡;等到患者病情有所减轻之后,予以促排痰,同时鼓励患者早期呼吸功能训练、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症状。(3)全程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面对患者时多采用鼓励性语言,予以肯定、赞扬,增强患者治愈信念;邀请患者参与专题讲座,集中讲授疾病知识、防治策略,引起患者重视,使其自觉规避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与此同时,科学指导患者饮食、运动,促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构建个人健康档案,以便于临床动态随访观察,详细记录患者病情恢复状况,增强患者自护能力以及康复意识,加快疾病转归。
   1.3观察指标
   睡眠质量的评估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为主,满分21分,总分越低,说明患者睡眠质量越好;同时检查患者肺功能,包括FEV1(第1s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肺活量)。
   1.4数据统计处理
   汇总并分析观察主体的研究数据,并利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用均数±标准差(x±s)表达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当P值<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PSQI评分低于常规组,FEV1、FVC高于常规组,组间结果差异明显(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属于呼吸系统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且发病容易受到温度、气候变化的影响,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不畅、反复咳嗽、气促,甚至呼吸衰竭,降低睡眠质量,影响患者生存[2]。所以高效合理的护理配合显得至关重要。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集中宣教不断加深患者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了解,围绕患者具体情况开展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身心不适,恢复睡眠深度,加快疾病转归[3]。晚上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噪声,关灯入睡,放松精神;早期呼吸功能锻炼,可提高患者吸气肌,减轻呼吸困难症状,达到优化肺功能目的[4]。本研究发现,研究组PSQI评分、FEV1以及FVC均优于常规组(p<0.05)。提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睡眠质量、肺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5]。另外,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下,还要求护理人员完善健全动态随访机制,帮助患者解决居家问题,及时准确掌握患者出院之后的恢复状况,体现出了护理的延伸性、延续性,以此来连续不断的提高患者身心健康,增强其自护能力,加强治愈信念。
   总而言之,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突出,值得临床将其作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失眠患者的首选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程淑香.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6, 000(005):81-81.
   [2] 李世娟, 杨冬梅, 垢建华. 吸烟对某医院体检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的影响[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5, 033(004):405-406.
   [3] 石树青. 益气养心定志法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状态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
   [4] 谢代琪, 夏丽. 肺康复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运用[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8, 33(4): 482-485.
   [5] 郎华, 王芳宁. 呼吸功能训练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情绪及肺功能的影响分析[J]. 贵州医药, 2019, 43(02):159-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