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腔内与经腹式超声对膀胱癌分期的诊断价值及准确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20年1期   作者:刘佩沙 毛庆霞
[导读]

刘佩沙 毛庆霞
新津县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经腔内与经腹式超声对膀胱癌分期的诊断价值及准确性。方法:以9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入院后均接收经腹式超声诊断、经腔内超声诊断。结果:经腔内超声诊断膀胱癌T1期、T2期、T3期的准确率高于经腹式超声(p<0.05);经腔内超声与经腹式超声诊断膀胱癌T4期的准确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经腹式超声诊断相比,经腔内超声诊断膀胱癌分期的准确率更高,可为临床提供可靠、有效的诊疗依据。
【关键词】经腔内超声;经腹式超声;膀胱癌;诊断准确率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男性患者居多,严重威胁着人类生殖健康。早期确诊、分期鉴别是临床治疗膀胱癌的关键。超声技术是现阶段临床筛查膀胱癌的主要手段,包括经腹式超声、经腔内超声两种,但不同诊断方法所获得的效果各有不同。因此,本研究为了探索最佳诊断方式,对比分析了经腹式超声与经腔内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以供临床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90例膀胱癌患者接收于2019年6月-12月,包括57例男性和33例女性,年龄54-77岁,均龄(65.3±5.5)岁;9例多发、81例单发。均通过病理检查确诊,入组的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签署研究同意书。通过单位医院医学伦理委员胡审查。排除临床资料缺失、非自愿参与的患者。
   1.2方法
   (1)经腹式超声诊断:仰卧,采用美国飞利浦超声诊断仪,探头参数调整为2-5MHz,对耻骨联合之上进行切面观察。
   (2)经腔内超声诊断:女性保持膀胱截石位,经阴道探查;男性屈膝、屈髋,保持左侧卧位,经直肠观察。采用美国飞利浦超声诊断仪,探头参数调整为4-8MHz,调整好超声探头方向、深入。安排经验丰富的2名超声医师共同阅片,探讨分析病灶形态、所处部位、数量、体积、回声、周围情况。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观察病灶、肿瘤基底部以及周围的血流分布情况,由脉冲多普勒观察血流分布特点、血流信号性质,观察输尿管口是否被肿瘤浸润,尤其是膀胱壁浸润深度、肿瘤基底部髋部,根据超声图像特点,对膀胱癌分期进行判定。
   1.3观察指标
   根据病理检查结果,评价两组诊断膀胱癌分期的准确率,即[1]:(1)T1期。肿瘤蒂或肿瘤基底偏小,突出于膀胱腔内,肌层并没有被肿瘤基底部侵袭,只有黏膜层被侵袭,且观察到连续的高回声带;(2)T2期。肿瘤基底部与膀胱壁之间的界限模糊,基底部偏宽,肌层被侵袭,但是肌层回声偏低且呈连续性;(3)T3期。深肌层被肿瘤基底部侵袭,且肌层回声偏低且已经中断,但是可以观察到连续的浆膜层高回声;(4)T4期。膀胱各层被肿瘤基底部侵袭,不连续。
   1.4数据统计处理
   汇总并分析观察主体的研究数据,并利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用例数或构成比(%)表达计数资料或等级资料并用卡方检验。当P值<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病理检查结果:T1期36例、T2期24例、T3期19例、T4期11例。经腔内超声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式超声(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膀胱癌是发生在膀胱黏膜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病率中处于第一位, 2012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膀胱癌的发病率为6.61/10万,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发年龄为50~70岁,基层浸润型在膀胱癌中占比20%-30%[2]。明确膀胱癌分期是临床针对性治疗的前提,同时也影响着患者的疾病预后。国内外研究学者对膀胱癌分期尚未统一认识。若分期不准确,会直接影响到临床诊疗,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准确判断膀胱癌分期显得尤为关键。超声技术是临床筛查、评估膀胱癌分期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评估膀胱癌疗效、预后的有效手段。
   经腹式超声诊断膀胱癌分期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无痛等优势,能够清楚的观察到前壁、三角区的变化情况。但是此种诊断方法也有诸多不足之处,比如超声探头参数偏低,图像显示比较模糊,医师难以准确掌握膀胱壁解剖结构,影响医师判断;体型比较肥胖的患者,腹部脂肪较多,不利于临床准确分辨黏膜层、肌层[3]。本研究发现,经腔内超声诊断膀胱癌T1期、T2期、T3期的准确率高于经腹式超声(p<0.05);经腔内超声与经腹式超声诊断膀胱癌T4期的准确率无差异(p>0.05)。这是因为经腔内超声探头参数较高,不易受伪像干扰,可良好的显示出肿瘤基底部血流分布情况,以便于临床医师准确掌握病灶血流动力学,进而为医师准确判断病理分期提供有效依据[4]。
   综上所述,经腔内超声诊断膀胱癌的临床价值更高,值得临床将其作为筛查、评估膀胱癌分期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刘卫华, 邓红琴, 吴振启. 膀胱癌不同TNM分期对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J]. 现代肿瘤医学, 2016, 24(20):3240-3243.
[2] 张争. 2018年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年会膀胱癌研究进展[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8, 039(005):321-324.
[3] 罗欣, 黎兵, 徐艳,等. 四维超声在膀胱肿瘤良恶性诊断及病理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当代医学, 2018, 024(009):128-130.
[4] 李玉强, 王伟刚. 腔内超声在判断膀胱癌分期中价值和意义的探讨[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 23(01):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