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与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20年1期   作者:周运卓1 陈欣2
[导读] 研究分析尿常规检验诊断尿路感染的临床价值。

周运卓1 陈欣2
1.新津县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430
2.彭州市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93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常规检验诊断尿路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3例疑似尿路感染者纳入研究组,另选取73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尿常规检验。比较两组白细胞计数以及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白细胞计数更高,且尿液细菌培养以及亚硝酸盐等检验结果的阳性率也更高,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常规易操作且检验时间短,能够有效诊断尿路感染。
【关键词】尿常规;尿路感染;临床检验;诊断价值
   尿路感染属于泌尿系统疾病,在临床泌尿外科中发病率高,其发病机制是尿路黏膜受到细菌侵袭所致,如果治疗不及时,细菌会沿着尿路上行而累及肾脏,导致肾功能受损。基于此,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既往临床以尿培养为主,但此法费用高昂且比较费时。近些年来,尿常规因为易操作、检验快速、价格低等优势而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普及。为探讨尿常规检验价值,本文对比了73例疑似尿路感染者与73例健康体检者的检查结果,以供临床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73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研究组)包括41例男性和32例女性,年龄21-66岁,均龄(41.4±10.8)岁。另外73例健康体检者中(对照组)包括43例男性和30例女性,年龄20-66岁,均龄(41.5±10.4)岁。选取时间为2019年8月-2020年1月;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已经签署过同意书。排除脏器功能严重不全或障碍、内分泌系统疾病、依从性欠佳或无法主动配合的观察对象。各组基础资料经临床统计学检验,P>0.05。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
   所有观察对象均接受尿常规检验、尿液细菌培养。(1)尿常规。选取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在早晨8-10点采集观察对象中段尿液,测定白细胞计数、亚硝酸盐阳性率[1]。(2)尿液细菌培养。选取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器,采集中段尿液,然后通过血琼脂平板进行接种,结束后置入培养箱中20-25h,温度控制为36℃,培育完成之后记录菌落数量。
   1.3观察指标
   (1)如果尿白细胞计数>20个/ul则说明尿常规检验结果呈阳性,细菌计数>3000个/ul,则说明亚硝酸盐结果呈阳性。(2)革兰氏阴性菌>1*105CFU/mL、革兰氏阳性菌>1*104CFU/mL,说明尿液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
   1.4数据统计处理
   汇总并分析观察主体的研究数据,并利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用均数±标准差(x±s)表达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用例数或构成比(%)表达计数资料或等级资料并用卡方检验。当P值<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比较
   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白细胞计数更高,组与组之间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尿路感染比较多见,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展成为慢性尿路感染,不仅会增大临床治愈难度,而且还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是控制患者病情的关键。临床对尿路感染者进行诊断时,除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了解患者临床体征以及症状表现之外,还应当联合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提高临床确诊率,以防误诊或漏诊。尿常规是现阶段临床中一种比较受用的检查方法,不仅操作快捷、简单,而且检验时间短。若是尿常规检验发现白细胞计数超过参考范围,应当进一步予以尿液细菌培养。需提及的是,灰尘、脂肪、结晶以及气泡等物质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尿常规对白细胞计数的检测结果,这就需要临床医务工作者严格把控操作过程,约束不规范行为,以免产生假阳性[2.3]。本研究发现,研究组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更高(p<0.05)。说明尿常规检验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侵袭尿路系统的病原菌主要有克雷伯君、假单胞菌、变形杆菌以及葡萄球菌等等,检验尿液时,住院治疗者与门诊就诊者的尿液测定结果有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原因分析:住院治疗者摄入蛋白质较少,加之利尿剂、VC等药物的大量应用,极易引起假阴性结果[4]。为保证临床准确检测,需采集患者清晨中段尿进行检验。膀胱内尿液长时间存在的话,极易增大细菌增殖风险,增大假阴性几率[5]。本研究中,研究组阳性检出率结果较对照组更高(p<0.05)。说明尿常规检验能够有效诊断尿路感染。
   综上所述,尿常规检验诊断价值较高,可将其作为诊断尿路感染患者的首选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红灵. 尿液标本采集对尿液干化学分析的影响[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18):2566-2567.
[2] 李玲玲. 临床应用尿液分析仪检验尿常规的影响因素分析[J]. 医学信息, 2018(A01):217-218.
[3] 刘彦红. 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J]. 医药前沿, 2015, 5(6):49-50.
[4] 梁树坚. 探讨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7):1690-1691.
[5] 黄翠芳, 苏嘉恋. 尿常规中红细胞及白细胞计数假性结果的原因研究[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23):142-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