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数学文化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张峰 宁从江 文芳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4期   作者:张峰 宁从江 文芳
[导读] 苗族服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古代的图腾崇拜、民族风清在苗族服饰中都能找到一些踪迹,尽管其完整性不足,然而清晰的展示苗族历史发展进程,苗族服饰做工精巧,工艺繁琐,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汗水和睿智,因此,其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苗族服饰以期厚重历史底蕴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一直从事于对苗族服饰的研究。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作者在耳染目濡下,进行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提出自身的

        彭水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   4096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4-068-02
        苗族服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古代的图腾崇拜、民族风清在苗族服饰中都能找到一些踪迹,尽管其完整性不足,然而清晰的展示苗族历史发展进程,苗族服饰做工精巧,工艺繁琐,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汗水和睿智,因此,其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苗族服饰以期厚重历史底蕴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一直从事于对苗族服饰的研究。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作者在耳染目濡下,进行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提出自身的一些研究理论和实践成果,权做引玉之砖,以期为苗族数学文化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深入运用贡献一己之力。
        一、苗族服饰和数学之间的联系
        作者通过课堂细致观察和课下走访发现,一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现实生活离得很远,尤其是那些成长于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所教内容脱离学生现实生活而教的身心疲惫,学生学苦不堪言。这一现象,令我痛心疾首,作者尝试运用一些途径拉近数学知识和学生现实生活联系。我生活在苗族这片辽阔大地上,自幼对苗族文化尤其是苗族服饰有很大的兴趣。对苗族服饰蕴含的美有种深深体会。再加上作为一种中职数学教师,对数学有较深的理解,养成用数学思维看待问题的习惯。《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学生应该体会数学和自然和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那么,从五颜六色的苗族服饰中挖掘数学因素,将苗族服饰中蕴含的数学因素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是否可行?我时常思考这一问题。在强烈好奇心驱使下,我尝试挖掘苗族服饰中的数学因素。广阔的农村是苗族服饰文化的集中体现,而实地调查是从事这项活动的主要策略。我时常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和同事走进苗寨进行实地调查,对苗族服饰界的专家、学者、艺人、普通劳动者进行拜访,用笔和相机记录一些珍贵的文字和图片。在一些苗族重大节日中,苗族人们穿上民族服饰聚集在一起,给我们的实地调查,文字记录、相机拍摄提供良好契机,进一步丰富苗族服饰。此外,我时常走进图书馆查阅相关的文献记录,以期充分挖掘苗族服饰中的数学因素。随后,我和具有相同爱好的同事组成一个苗族服饰数学文化研究团队,继承和挖掘苗族服饰中的数学因素,从一些典型性服饰和建筑入手进行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并尝试将苗族服饰蕴含的数学因素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我认为,苗族数学文化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需要深度解析苗族服饰文化,了解这些苗族学生思维方式,随后在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中总结出一套适宜本班学生的教学资源,以期弥补课堂教学不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更加积极和开放姿态参与课堂学习中,为数学教学有效性起到锦上添花之效果。
        二、苗族服饰蕴含数学美的主要形式
        这些年来,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尝试用自身角度去研究和实践,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没有文字记录的苗族将本民族产生、发展等等过程融于到服饰中,因此,从这一层面而言,苗族服饰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生动和形象再现历史和文化,也有一些专家学者以历史视角看待苗族服饰中蕴含的特定因素,而作为普通大众主要从审美角度入手,对苗族服饰的创作思路、制造工艺、色彩、图案等等方面进行深度挖掘,以期概括苗族人民的审美情趣。然而很少人能用数学视角看待苗族服饰,,我深感惋惜,通过对苗族服饰研究和实践,我惊奇发现苗族服饰的图案、色彩、结构等等方面蕴含着数学身影。在人类产生和发展历程中,数学形成和发展具有复杂性和阶段性,并非一蹴而就,当古人尝试用数学来表达事物特点时,预示着人类开始步入文明,在古代,苗族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运用绳子和木头来记录重大性事件,用深浅、粗细、长短、疏密等等来表达事物的数量。我实地走访了一位苗族老人,他保留的服饰就是原始的记录形式,这是苗族古老的服饰,通过线条的颜色、形状和摆放顺序表达不同的意义,然而具体是表达何种意义,由于年代过于久远,我们已经不得而知。


根据这位老人描述,苗族在古代有运用数学进行表达,为了继承这种传统,苗族人们将这种传统植入到服饰中,在增添鲜艳色彩同时保留着古老风俗。苗族是一个精于纺织和刺绣的民族,在一些苗族聚集地,人们穿的服饰中都保留着一些古老风俗,要求后人牢记使命,不忘初衷,在苗族一些重大节日中,九、十一使用频繁,因为这是个崇尚单数的民族。此外,苗族服饰中的鲜艳色彩时常吸引人们的关注,这些机构严谨和整体协调的图案由不同纹饰连接而成。一般而言,苗族服饰主要由三角形、圆形等等图形连接而成,构成不同的纹饰。在一些苗寨中,我们又发现一些将植物和动物融于其中的服饰,这些服饰通过不同色彩,将那些复杂和抽象的植物、动物植入其中,以不同视角能看出不同的图案以整体视角而言,这些服饰对称性强,以个别地方入手,会发现不同的植物和动物,运用不同手法这些植物和动物可以组合也可以分开,在创造性思路和精巧技艺下,苗族服饰画面优美,给人带来极大美感,蕴含着数学对称美和整体美。
        三、苗族服饰运用到中职数学教学中的目标
        苗族女子在创作时,思路具有多样化。那么即使一些没有接受数学教育的女子也会用数学视角进行创作。我对此百思不得其解,通过细致观察,我发现这些女子对苗族服饰有很深的造诣,在创作前,她们已经胸有成竹,通过继承先人技巧,同时开拓创新,最终能熟练编织出优美的几何图形。《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在学生学习几何过程中,应当激励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图形有关的问题,从而使他们学会欣赏优美的图形并从中掌握图形的性质,从几何直观发展几何概念和几何实践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中职阶段的学生学习图形转换,不仅仅是学习转换形式,也不是要从专业角度研究转换性质。学习目的在于这些转换现象时常出现在学生现实生活中,学生通过在现实中对这些转换图形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因此,《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经历转换过程中掌握其本质,在探索图形变换中丰富对图形认识,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自觉,认识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方法。而在苗族服饰中蕴含着诸多几何图形转换,通过平行移动、旋转移动等等形式力求在距离不变、图形大小和形状不变。苗族学生对本民族服饰深有体会,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女性的事情和他们男性无关他们不会有意识有步骤研究其中蕴含的数学因素,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当数学教师讲到这些内容时,将苗族服饰引入其中,充分挖掘其外观优美、结构精巧优势,促使学生透过苗族服饰表面现象,深入了解其蕴含的数学因素,在深入学习,亲身体会数学知识在苗族服饰中的运用,促使学生了解多姿多彩的生活,形成空间意识、了解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促使学生接受数学美熏陶。多年之前,我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同事带着浓厚兴趣,走进苗族,走到苗族学生身边,一些教师对我们将苗族服饰运用到中职数学课堂中产生浓厚兴趣,我们时常聚在一起,进行交流合作。从苗族服饰延伸到建筑、手工艺品、风土民情等等方面,对于那些条件优越的学校还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和步入社会,通过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活动,指导学生细致观察苗族服饰工厂,促使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在他们学习、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言而总之,以上三点只是作者的浅薄之见,由于深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限制,本文难免出现不尽人意之处,敬请诸位同仁提出批评意见。

        参考文献
        1.姜世花;肖绍菊;肖玲;;苗族生活中的数学文化--以榕江县朗洞苗族服饰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6年02期
        2.罗永超;肖绍菊;;苗族银饰几何元素探析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教育学报;2016年01期
        3.杨霞;肖绍菊;王琴;王启林;;苗族文化渗透农村中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拓展"教学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4.肖绍菊;罗永超;岳莉;;苗族银饰文化及几何造型艺术之探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5.张和平;唐兴芸;;苗族文化中的数学智慧--兼谈与古典数学的共通性比较[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1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