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职)初英语衔接教育初探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4期   作者:蒋继国
[导读] 众所周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最受其国民欢迎,职业教育成为初中毕业生升学就业、成功成才的首选。以德国为例,据统计,大约75%的初三毕业生愿意第一志愿选择企业参加实训,然后进入职校学习。而当前,在农村地区存在普教热,职教冷的现象:初三毕业生会优先上重点普高,其次才是一般普高,最后不得以进入农村职业学校,而绝大多数学生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初中毕业后能读普高,对子女的实际情况不能正视,即使没办法勉强

        邻水县合流职业技术学校   四川 广安   638500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4-066-02
        众所周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最受其国民欢迎,职业教育成为初中毕业生升学就业、成功成才的首选。以德国为例,据统计,大约75%的初三毕业生愿意第一志愿选择企业参加实训,然后进入职校学习。而当前,在农村地区存在普教热,职教冷的现象:初三毕业生会优先上重点普高,其次才是一般普高,最后不得以进入农村职业学校,而绝大多数学生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初中毕业后能读普高,对子女的实际情况不能正视,即使没办法勉强选择职校,对自己子女的学习也不报太大希望,学习也不管不问,只是想让"娃儿在农村职校混大一点、混一个毕业证"。与此同时,绝大多数进入职校的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成绩双差,且存在较为明显的自卑情绪,自信心缺失等情况。
        其实,学生家长及学生对待农村职业学校的态度已经决定了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学生学习兴趣低落这一普遍现象在英语科目中也同样存在,长期以来,学生对英语学习不重视,缺乏内在的学习主动性,常处于被动学习,而且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差,英语水平普遍偏低。如果面对存在问题任其发展不加重视,那么学生进入职高后学习英语肯定会得过且过,进而影响职高学生的专业成长、成人成才。于此,能够在职高与初中英语教学建立科学、有效衔接,筑起一座座衔接立交桥很有必然。
        一、利用英语课堂衔接学生职业理想改观念
        一是宣传职业教育的美好前景,现在选择职业教育更有前途、更有希望,改变对读职高没前途,读职高没面子的偏见,在高一英语教学中渗透职业前途理想教育,目的是在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让他们知道一些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让学生重视英语学习,顺利过渡到职高英语教学中来。同时,宣传国家工匠精神,展示大国工匠人才风采,展示校内成功案例等。通过播放视频、班级演讲、讲故事、演情景剧、扮演小品等诸活动增强学生自身正能量,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力。
        二是向同学宣讲学校的育人方向,学生在职校学习,一样可以成才,可以学到东西,而且比普高多条出路,既可以考大学,又可以学技术,有一技之长,正所谓"报读合职学技术,升学就业两不误";通过积极的引领,二次唤起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愿意学习英语。
        二、应用学科融合衔接学生学习方法找自信
        自信心是人们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也称为信心,对一个人来说,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精神支柱,正如美国范德比尔所表述的:"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永远也不会踏进事业成功的门槛。"因此,以自信心来促进职校生的英语学习就很有必要。
        一是用好职校生专业自信带动英语学习自信。着眼于职校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教师应积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让其掌握一项独到的专业操作技能找回久违的学习自信,把学生在专业上的成功体验迁移到英语学习中来。



        二是编制特殊课程,让学生找回学习自信。学校针对职高生文化基础差和高考实际情况,单独设置课程,把英语学科的学习融入专业之中,且进行分层教学,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基础选择班级学习,让每个学生听得懂,有收获,有进步,找回久违的学习信心。
        三、创新英语课堂衔接教学方法寻乐趣
        其一,构筑和谐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习兴趣最为重要的一环,即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他就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因此英语课老师应首先充分关注学生、了解学生,争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良师益友,把爱洒向每位学生,真诚对待他们,耐心细致地关注、教育、帮助他们,在师生间筑牵一座座情感的桥梁。
        其二,欣赏学生的"闪光点",用心用情转化学生。不可否认,职校招收的学生都是些问题学生,他们在父母的眼中读书成才已经没有多大希望,但是作为职校的教师,我们不能去奢求那些能够考得起普通高中的学生,一味地抱怨学生的素质不高,对我们的教育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只有面对现实,不对职高生另眼相看,而是珍惜每位学生,用好"显微镜",深挖他们的长处,用好"放大镜",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其三,穿插游戏激发学习乐趣。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好每一门功课的关键,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游戏是最易使人产生兴趣的活动形式。所以,在教师备课时,就应当考虑:如果教学内容可以穿插在游戏中就把课堂内容放在游戏中进行教学,以做游戏这种方式可以满足学生希望多活动、多说话的愿望,激发他们愉快的情绪,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做游戏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练习英语句子提高英语水平。当然英语科教师要根据教材选择合适的游戏,让游戏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而是让游戏服务于课堂教学内容。
        其四,用好比赛激趣。竞赛是从事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学生本来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很疲劳,没有了坚持下去的兴趣,这时候采取比赛的形式,学生立刻来了兴趣,而且竞赛教学可以贯穿整节课。例如,在学习动物类单词时,可以把学生分成老虎组和熊猫组,跟动物结合起来,学生觉得挺有意思,然后整节课从读单词、读课文,到表演和编对话,都可以比赛。而且获胜的小组会有一种成就感,失败的小组教师应该适当的鼓励,让他们下节课好好表现,这样也有了继续学习的动力。
        其五,吟唱英文歌曲乐有所获。在课堂教学中,不妨多使用英语歌曲教学,因为音乐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英语歌曲带给学生愉快的心情,英文歌曲引导他们走进一个全新的英语学习环境之中。然而遗憾是,虽然在中学英语课本后面有大量英语歌曲,但是那时的英语老师要赶教学进度,往往没有老师愿意花时间去教学生唱歌,老师们觉得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考点的分析、练习上。殊不知, 英语歌曲本身就是很好的英语学习材料,英语歌曲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轻轻松松地打好英语语音、语调基础,因为这些歌曲大多是外国人唱的,使用外国人的音频、视频资料教学英语,能够通过大量的模仿,让学生的口语趋于纯正,学到的英语正宗地道。
        诚然,农村职高与初中的英语衔接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精力亦然。但为了中职新生在今后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生涯中,找回英语学习的自信,唤醒学生英语学习潜能,衔接教育是值得的,必要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