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沐溪学校 四川 乐山 641500
【摘 要】 复习课是知识的重新整理,和已学知识的重新巩固的一种课型,起到缺漏知识的弥补、已学内容的加深和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本文主要探究小学数学毕业复习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毕业复习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3-020-01
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这一阶段的家乡,对学生全面系统的巩固整个小学数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使学生乐学?
到了毕业总复习时,学生往往会出现思想混乱,厌学情绪。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是:1、由于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及社会和电视的一些影响,使得学生在思想上开始有了变化,集中不了精力学习。2、认为所复习的内容都是新授时已学会的知识,不必再听。3、认为自己笨,学习基础差,怎么学也赶不上别人,所以便得过且过,无心学习。4、不明确学习目的,认为自己是为别人读书,抱着读成什么算什么的态度学习。一旦学生有了厌学情绪,学习就会下降,学不好知识。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消除不良思想,树立温故而知新的思想,克服得过且过的思想,明确学习目的,从而努力学习。
怎样使学生乐学呢?"乐学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主动性的发挥与学习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当学生处于一种宽松、活跃的学习环境时,心情会感到很愉快,自然会进入学习的最好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动手操作、动手实验、大胆尝试等学习活动中去。但由于学习环境的不同,学生面对教师严肃神情,不敢说出自己在解题上的见解,怕说错了会遭到老师的责备和同学们的冷嘲热讽。所以,要让学生乐学,必须想办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能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发挥的学习环境,这是学好数的前提。
二、整理知识,重基础,形成知识网络
1、理解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十进制的计数法,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数的组成和分解,计数单位,数位和位数等。
2、进一步的理解整除,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互质数等的意义,能在一些数中分别找出质数、和数、奇数、偶数,以及成为互质数的两个数;掌握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意义,会分解质因数;能说出什么叫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3、掌握分数和除数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进一步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利用这一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能说出分数的分数单位。
4、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学大小的变化,并能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能进行小数和复名小数的互化,以及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
5、根据定义,能正确判断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纯循环小数级混循环小数,会正确表示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会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其次,复习"数的概念"时,该部分的内容既多又抽象,概念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学生往往是模糊不清,容易混淆。所以,特建议如下:
向上面概括图这样,使学生一目了然,知道了每一概念间的联系,加深了记忆和理解。因此,复习时必须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搞清楚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发展学生智力,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突出学生主体,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整理知识。
复习教材的特点是"简"、"精",这就为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整理知识创造了条件。复习过程中,我们力争做到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交流时间与思维空间,给学生在小组内质疑问难的机会,使他们在复习中充分动手、动口、动脑。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相互评议,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作为复习的引导者、组织者,重心放在点拨、总结上。坚决杜绝教师主导下的"满堂灌"和知识的简单罗列。
四、精心设计练习,加强练习的针对性、有效性。
由于复习阶段学生时间紧、压力大,这就更加要求我们精心设计练习题,避免盲目做题,搞题海战术。为了真正实现练习题的高效,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精选练习:
1.所选习题要体现基础性,即符合课程标准及教材要求,谨防偏题、怪题进入课堂。典型性,即体现知识要点,有范例作用的题型。综合性,即体现不同知识间内在联系,能培养学生综合解题能力的题型。
2.设计练习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分层训练,提出不同要求,让每名学生都得到提高,体现分层教学理念。如:
基础题 这类题主要针对部分差生设计的。
典型题 这类题主要针对中等及以上水平学生设计。
综合题 这类题主要针对中上水平的学生设计的
3.设计练习时,收集、利用学生平时的易错、易混题进行练习对比。通过对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毕业复习策略也是因人而异、方法多样的,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认真上好复习课,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学到完整的、系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等方面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汪学英. 小学数学毕业复习策略.《教育界.中旬刊》.2015.03
[2]吴嗣雄. 浅谈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策略.《散文百家.下旬刊》.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