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高考复习中用好教材资源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3期   作者:1耿占荣 2刘春辉
[导读] 【摘 要】 以历年高考试题为例,说明高考试题对教材内容的考查力度逐年增大。高考复习中要做好教材内容的复习工作,并提供了几种用好教材资源的策略。 【关键词】 生物学; 高考复习; 教材资源; 策略 【注】 文章系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高中生物学有效复习的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JXKT-SW-05-005

      1.宁夏石嘴山市师资培训中心2.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 宁夏 石嘴山 753000

     【摘 要】 以历年高考试题为例,说明高考试题对教材内容的考查力度逐年增大。高考复习中要做好教材内容的复习工作,并提供了几种用好教材资源的策略。
     【关键词】 生物学;    高考复习;   教材资源;    策略
     【注】 文章系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高中生物学有效复习的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JXKT-SW-05-005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3-004-02
        回顾近些年的高考试题,试题遵循了考试说明中所要求的"考查学生对所学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仔细分析试题,发现有许多题目直接考查了课本上的内容,无论是从试题创设的情境来源以及选项,甚至是答案,几乎都是来自于教材内容。因此,在高考复习中回归课本、注重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历年高考试题(全国Ⅱ卷)为例解析生物学高考试题对教材内容的考查,并提出复习教材的几点做法。
        一、高考试题题干的素材、选项及答案来自于教材
        1. 来自教材正文部分
        (2015年高考题30)
        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          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的          。
        (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的特点还有          。(答出一点即可)
        这道题创设的情境来自于教材。教材中的内容是:当你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你身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动员起来,共同抵御寒冷。题目中创设的情境是新生儿出生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答案全部来自教材。
        2. 来自教材的资料分析
        (2008年高考题2)
        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教材的资料分析中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的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
        这道题无论是题干情境、选项及答案完全来自资料分析。
        3. 来自探究实验、学生实验、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验
        (2009年高考题 29):
        (1)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H2O,还是来自CO2?请写出简单实验思路证明你的结论。
        这道题来自教材中光合作用的经典实验,无论题干还是答案都能从教材中找到。教材中的描述是: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到底是来自二氧化碳还是水?答案就是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的探究过程。
        4. 来自教材中的旁栏思考题
        (2019年选择题 6)
        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 
        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教材中的旁栏思考题这样描述:如果把各个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关系,用绘制能量金字塔的方式表达出来,是不是也是金字塔形?如果是,有没有例外?题目依据这个思考题,创设了两种生态系统,复习中如果教师和学生关注这个思考题,解答起来就非常容易了。
        除此之外,高考试题还来自于教材的小字部分、课本中的图及相关信息部分、课后练习题等。
        二、近三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学试题(全国Ⅱ卷)考查教材内容的幅度及所占分值
        分析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生物学试题,有四道选择题、三道非选择题以及选修题都考查了教材内容。将2017、2018、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考查教材内容的分值进行粗略统计见下表:

 

 


        从数据上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考查教材内容的幅度逐年增大,体现了高考回归教材、立足教材的特点。
        三、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采以下几点用好教材资源
        1.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的每一部分,将基本原理、基本过程一定要理解透彻,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许多高考试题都是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变式,只要理解本质的东西,无论怎样变化都能从容应对。例如教材中的这个实验:

 

 

 


        这个实验的探究结果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我们需要对这个实验作进一步分析,根据图示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图1中没有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外的正电位是怎么知道的?二是图2中,给予a侧刺激,受刺激部位膜外由正电位 → 负电位是怎么知道的?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没有受到刺激时,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说明神经纤维膜外没有电位差,可能是正电位也可能是负电位,当给予a侧刺激,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说明有电位差,电荷由正电位 → 负电位,那么未受刺激的b侧膜外为正电位,受刺激的a侧膜外为负电位,这就说明未受到刺激时膜外为正电位,受刺激部位膜外由正电位 → 负电位。分析清楚这个实验后,对静息电位及动作电位的特点的理解更容易。当把这个实验进行变式:本实验中两个电极都在膜外,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如果两个电极都在膜内,刺激a侧,电流计的指针如何偏转?如果一个在膜内,一个在膜外,刺激a侧,电流计的指针如何偏转?理解了教材中的实验,再来分析这两个变式题就容易了。

 

 

 


        2.将教材内容归类、比较,通过思考、感悟,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教材中同类的知识点会分布在不同的章节中,阅读教材内容时要把它们进行归类、整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例如:在细胞分化一节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是不同的,例如,在红细胞中,与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处于活动状态,与肌动蛋白有关的基因则处于关闭状态;在肌细胞中则相反。
        这部分内容描述的就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相同类型的知识点还出现在细胞的凋亡: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这就说明在细胞凋亡的过程中与凋亡有关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这样归类对基因选择性表达概念的外延就扩大了。
        3.以一幅图、一个图解、一张表格等材料为题,围绕该部分内容展开回顾,对该部分知识进行整理,提高综合能力。例如利用下面的图解回顾教材内容:

 

 

 

 

 


        对照这幅流程图,我们可以这样回顾材内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和ATP的生成过程;暗反应阶段中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这两个阶段的联系以及能量的转换过程。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用文字准确地描述出来,同时动手写出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三个反应式,知道在写的过程中哪个地方容易出现错误并提醒自己注意。
        当然在回顾教材内容时肯定有一些知识是想不起来的,这时就让学生打开课本仔细阅读陌生知识,强化记忆。
        4.关注教材中的限定性、修饰性的词语
        关注教材中限定性、修饰性的词语,挖掘其中的含义,可以深刻理解教材知识,有利于正确解答选择题中的概念辨析题,也有利于提高解答非选择题时语言的严密性,对减少答题过程中不必要的失分大有帮助。
        如教材中讲到"利用生长素浸泡扦插枝条促进生根"时,为什么在生长素的前面加上"一定浓度"?再如教材中给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下定义时,都提到"减数分裂时"这一时间状语?运载体"通常"用质粒,微生物培养基中的氮源"主要"用于合成细胞中蛋白质、核酸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