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中学 四川 阿坝 624500
【摘 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特别强烈。"本文主要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学生 探索精神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3-049-01
学习数学的过程其实就是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可以说,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数学教学中最可贵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精神。
一、营造氛围,使学生萌发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
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教师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平等的、自主的人,这样他们才能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支持、鼓励、肯定、欣赏学生在课堂上一切为探索知识而作的言行及稚嫩的结论,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心理安全、心灵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下,这样他们才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索学习,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主动探索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二、注重质疑,培养探索精神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质疑不是简单的提问,必须能够激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和热情。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起点,只有质疑,才会更深入地进行探究,感悟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敢于探索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在实践理论的研究中,创造发明往往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起人们去解决问题的。只有思维的矛盾,才有思维的动力。苹果落地,使得牛顿提出了疑问,经过观察探索并最终得到了一个伟大的发现。
质疑最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是教师问得多学生问得少,这样学生只有按照教师的思路解答问题,常常忽略了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问题的愿望,这就很难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在知识形成、运用等环节进行质疑;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进行质疑;在数学公式、计算法则上进行质疑。
三、思考与实践是探索的途径
思考,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内化理论提出:思考是一种活动,这个活动依循个人的内在语言来进行,并通过学生的经验活动而发展。数学中的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动手实践的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所以思考与实践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了思考才用实践去检验,实践之后产生新的问题,又对新问题进行探索,学生的认知活动就在这样一个反复渐进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如在教学"对称"时,在学生初步感知对称后,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身经历体验对称。让学生先思考后汇报:有的直接画一个对称图形剪下来;有的认为应该先对折,再画;还有的认为只要先对折了,不用画,随便怎样剪都是对称图形。
问:"从实践中你又有什么想法?"以上学生思考讨论方案的过程,即是学生进一步思考对称的过程,进一步探索好的方案,剪对称图形的实践活动又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验"对称"这一概念。
四、挖掘问题是探索的核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积极的思维从探索开始,探索的核心是不断地挖掘问题,让问题去诱发学生在正确的思路中进行探索。好的问题能给学生的探索指明方向,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挖掘问题,更能贴近学生,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爱因斯坦也提出:"在科学研究中提出、挖掘问题,要比解决问题的意义大的多。"可见让学生学会挖掘问题是相当重要的。
五、自主尝试,领略探索的乐趣
探索精神归根结底要学生自己拥有才有意义,如果只是跟着老师的提示进行思考,这样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索。然而,对于小学生而言,要自主地去探索数学上的问题可能性不是很大。故而老师还是要参与学生的探索过程,只是参与度要慢慢减少,争取最后能让学生达到自主探索的高度。对于小学生来说积极探索的精神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如此一来,学生就更愿意去探索,也能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六、指导学法,使学生具有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也不应该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应带领他们一起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他们积极地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并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使他们形成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由于教师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有意识地进行了学法的指?导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他们一起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他们积极地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并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使他们形成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七、培养学生的课外探索精神
课堂教学活动由于受到时间的制约,仅能解决课本中的一些问题,但不能解决生活中所有相关的问题。数学课外活动是对数学课堂探索的延伸和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在数学课外活动中,学生从生活和社会现象中寻找数学问题,探索思考。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提问、相互启发。让学生参加一些数学知识宣传、社会问题调查等,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外继续进行不断地探索,这是数学学科的素质要求。所以我们在设计方案时,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探索精神延伸到课外。
总之,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教给学生全部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去自主地学习、主动地探索新知,在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养成主动探索精神,能够在更高层次的学习中学会创新,能够尽快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最终使他们能够具备不断获取新知识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创新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 杰. 初中数学探索能力的培养策略.《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