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教材初探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3期   作者:韩敏
[导读] 小学语文新教材的新颖性特点为课堂教学注入无限活力。学习难度有所降低,更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增加了课文趣味性。这些变化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此,精准把握新教材内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作为立足点,逐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四川省石棉县希望小学      四川 雅安     6254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3-047-01
        小学语文新教材的新颖性特点为课堂教学注入无限活力。学习难度有所降低,更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增加了课文趣味性。这些变化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此,精准把握新教材内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作为立足点,逐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积极因素,能激发学生探索力,吸引学生注意力,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了又快又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沉浸在一种轻松、快乐环境中获取知识。而范文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新教材在继承古典名著的同时,精益求精,筛选出那些思想性高、艺术性强、朗朗上口的范文,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精心设计导语,以期培养学生兴趣,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目标。


        二、着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提出相关的要求,运用工具书精准把握词义,在深入阅读和详细分析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习惯。对于不同题材的课文,教师要求也要有所不同。对于阅读中的生字,指导学生运用工具书进行解答,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习惯。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发音规范,吐词清晰,声音洪亮,语气连贯,在阅读中把握课文内涵,学习一些标点符号运用的技巧,在深入阅读中积累词语,为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三、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那些重要性段落是分析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考试重点,是检验学生分析能力高低的一个主要标准,为此,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充分发挥自身应有作用,在严格训练中,培养学生深入分析重点段落的技巧。一般而言,每篇课文都有若干段落组成。而每个段落又有若干字句组成。而这些段落之间联系是构成段落的前提。那么如何才能精准把握这些段落呢?我们可以从各个段落之间关系入手;也可以立足于课文特点,更可以深入分析那些段落在课文中的作用。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狭窄,然而探索欲强,乐于表现自我,因此,遵循新教材,贴近小学生的年龄你特点,紧紧抓住课前几分钟对学生分析能力进行培养,有的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籍、有的学生喜欢玩游戏、有的学生喜欢小动物。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课前引导他们踊跃发言,有意识,有步骤培养他们分析能力。要求学生讲故事、要求学生讲笑话等等,在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四、小结
        以上只是作者的点滴教学体会,由于作者自身局限性,本文难免存在有待完善之处,恳请诸位同仁不吝指教。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