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美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3期   作者:周志美
[导读] 通过长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者发现许多问题:学生没有感情的学习、学习中忽视人文素养等等,在这种背景下,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一旦学生审美情感得不到有效培养,不仅影响到教学改革进程而且很难实现教学有效性。为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期更好的培养学生审美情感,为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和提高奠定坚实基础。语文丰富的审美对于培养学生精神世界具有得天独厚优势,而不同层

        四川省黑水县七一维古小学      四川 阿坝     6235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3-033-01
        通过长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者发现许多问题:学生没有感情的学习、学习中忽视人文素养等等,在这种背景下,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一旦学生审美情感得不到有效培养,不仅影响到教学改革进程而且很难实现教学有效性。为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期更好的培养学生审美情感,为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和提高奠定坚实基础。语文丰富的审美对于培养学生精神世界具有得天独厚优势,而不同层次学生对语文理解和感受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是十分有必要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作者感触颇深,特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同时积极借鉴同行优秀教学成果,特从以下几点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探讨,权做引玉之砖,以期为审美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做出自身应有贡献。
        一、前言
        语文是一门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语言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无论是古代诗词、现代诗歌、还是经典名著,都蕴含着美好情感。为此,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采用科学有效教学方法将这些内容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以期又快又好实现教书育人。本文立足于实际情况,汲取优秀经验,着重探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又快又好培养学生审美情感,促使学生从多样化课文中体会语文独特魅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作者曾经多次参加观摩课,一些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境,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在一种轻松和快乐中完成教学目标。然而总有几分精神空虚之感,一些教师对此不以为然,将问题归结于学生思维狭窄,认识水平较低,这也无可厚非,然而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语言、心理、神情、态度、动作等等方面运用,这些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思考,总会发出一些有个性的声音,学生个性和思维得到张扬和发展,然而有些课堂,学生被动学习,教师照本宣科讲解,师生之间几乎没有互动,对于这样缺乏活力和平淡的课堂,在备课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在课下反思中,我们不能将问题全部归于学生,我们一些教师没有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习惯。那么语文的审美情感在何处?之所以产生这一现象,一个主要原因在于重视工具性,忽视人文性。学生审美情感培养不是积累更多词句、统一答案。教学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前提下,融于情感和审美,指导学生通过肤浅认识走到课文深处,促使理解和感受具有浓厚的主观性。为此,我们应当努力避免一些误区。探讨渗透审美情感的有效途径。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审美情感的途径
        1.小学语文教师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主要力量
        (1)生活中充满着情感和美。
        为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探索生活中的美,在生活中发现美和鉴赏美,这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素养,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深入研究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政治学、自然科学等等,紧跟世界潮流、深刻剖析社会热点,不断感悟人生,才能理念与时俱进,知识不断更新,语言妙语横生,教学得心应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2)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以期优化课堂。
        我们在聆听那些优秀教师上课时,心情是愉悦的,学生密切配合,踊跃参与,这除了他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精心备课,具有教改的教学能力,比如,导入、引用、提问、指导、评价等等,促使学生在享受中积累知识,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主动参与,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寓教于乐。
        (3)给学生创设更加自主空间
        有些教师认为,优秀学生是培养出来的,尤其是语文课,那些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的学生往往成绩优秀。因此,激发学生探索欲,将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树立学生学习主体至关重要,此外,教师还应有意识,有步骤培养学生质疑发问、踊跃发言,在自主中获取知识和培养技能,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引导、管理和组织作用,构建一个轻松、自由、快乐、融洽的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发展个性和自由翱翔的天地,那么学生自信心势必得到增强,学生积极性势必得到激发。
        2.小学语文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唯独我们缺乏发现美的眼光。因此,那些思想先进、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课文就是美的根源,这需要我们深度挖掘和细致观察。我们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具备审美能力的学生,因此,立足于他们年龄特点,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学习习惯,这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要我们敢于尝试,一定会成就斐然。
        3.小学语文教师应放飞思想、延伸源头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感知学习就是感知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因素,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可以精心设计问题,统筹兼顾感知和思维。思维是一种更深的体现,贴近审美要求。比如,在学习某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跟着多媒体课件学习,形成整体感知,指导学生走进课文深处,在优美旋律引领下,师生积极鉴赏,深入品味,获得真实感受,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进行语言表达。
        三、小结
        小学语文课堂是一个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需要教师仔细观察,用心体会、积极创新,为学生审美情感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