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三生"之爱 筑"一世"之基——读《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有感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4期   作者:黄秋
[导读] 近段时间一直在翻读朱永新主编的《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感触颇多。各位校长所阐述的不同办学思想如同银河中的颗颗明星,闪烁着,拔开我眼前的层层迷雾与昏暗,将一缕缕光照射下来。

        富顺县邓井关小学校    四川 自贡     6432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4-011-02
        近段时间一直在翻读朱永新主编的《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感触颇多。各位校长所阐述的不同办学思想如同银河中的颗颗明星,闪烁着,拔开我眼前的层层迷雾与昏暗,将一缕缕光照射下来。
        在学习里感悟到,办学要有思想,没有思想的教育是缺乏灵魂与生命力的,不可能传承;办学思想要紧扣时代脉搏,如果不能做时代的弄潮儿去引领潮流,至少要顺应时代,不能因僵化而被淘汰;要学会放权,抽身杂事,多读书,多思考,方能在各位大家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办学思想。
我校属于富顺县城乡接合部的农村小学,招收的学生主要面向富世街道及邓井关街道的孩子,招生范围较宽。全校现在也有近千学生,三十余名在职教师,教职员工五十余人。近年来我校办学质量较高,深得家长与社会好评,同时由于学生毕业后均可分配到城区中学就读,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本该不愁生源问题,但实际上每年的新生入学招生就是我校的一大难题。
        我校生源面临的矛盾是:本校招生范围内,可招生源极少,因为本校与几所优秀的城区学校招生范围重合,绝大多数孩子均入读办学条件更好的城区学校;而周边农村或乡镇想要入读我校的生源完全足够满足本校的招生,许多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入读本校,早早的在学校周边租房带孩子,却因不属于我校的招生范围,政策不允许跨区域招生而面临不能就读义务段的囧境。因此我校年年面临这样的招生滑稽像:可以招的招不到、送上门的不能招。
        近年来,学校就读学生绝大多数均属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现象严重。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学生在家中迷恋电视节目、手机游戏的情况突出,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学习、不喜欢运动、不喜欢集体活动的学生比例明显增加。上学时迷迷糊糊混时间、放学后欢欢喜喜玩游戏,视力低下的学生也越来越多;面临生源数量与质量的困境,学校在大力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狠抓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根据校园特色与学生实际,提出了"三生教育"办学思想,即"热爱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教育。我想,这与崔其升校长提出的《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不谋而合,也同姜怀顺校长的《柳芽所映照的绿色里…》所倡导、推崇的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相通。
       在邓井关小学校园操场正中,有一棵百年黄桷树,高大茂盛,是孩子们无论烈日下还是细雨中游戏与活动的天然保护伞。


一进校园,就是它郁郁葱葱的姿态映入眼帘,因此我曾在刚到本校的时候写了一首小诗《校园一棵黄桷树》:

                                                                        惊艳
                                                                      撞满眼
                                                                    亭亭如盖
                                                                  将苍天撑住
                                                                再无余物可睹
                                                              斑驳里书写沧桑
                                                                挺拔彰显风骨
                                                                 曾经狂风摧
                                                                   雷霆震怒
                                                                     涅磐后
                                                                       轮回
                                                                         出
                                                                        新芽
                                                                      随风舞
                                                                    青翠如故

                                                                    蔽日遮天
                                                                    只为呵护
                                                                    淋淋沥沥
                                                                    欢笑如故
                                                                    赫赫炎炎
                                                                    欢笑如故
        学校也把黄桷树作为了校树,并根据它"生命力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坚忍不拔、顽强地生存下去和默默奉献"的特点,打造了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为主题的"三生教育"。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想,三生教育不应简单具限于生命、生存与生活,应当与学生成长有机结合,融入适宜其所需的思想与营养。如我校紧临省道,校门与公路相隔不足两米,学生出校门速度略快既迈进公路中去,而省道的车流量是极大的,尤其是早晚的上下班高峰期,家长车辆与社会车辆争道、学生与客货车并行的场境天天上演。同时我校也紧邻釜溪河,与滔滔江水不足200米的距离,每年夏天暴雨来临,校园也成了防溺避险场所。特殊的位置原因,我校的交通事故压力、溺水风险是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呵护生命安全,正是我校三生教育的核心,每学年的防溺水宣誓、师生在宣传标语上签名并在显著位置悬挂展示已经成为了学校安全教育的一项常规与亮点,每天早、中、晚的校门安全值守,紧张有序、效果明显,也成了一道虽不太和谐,却彰显人文关怀的风景线。多年以来,我校没有发生一起学生溺亡惨剧,校门无一起学生致残、致死的交通事故。"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背后,是全体教职员工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与浇灌,是"三生教育"落地生根的体现。"三生教育"关爱生命,不仅是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推广到对他人生命维系、生存状况、生活质量的关爱。学校师生建立了爱心基金,对贫困儿童、贫困家庭进行帮扶,对特殊病种学生进行专项捐赠、救助等,无不体现"爱满人间"。学校的王梅老师自身家庭便极为特殊,但她仍然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中,常年关爱、帮扶建档立卡学生张超、张强两兄弟,送书柜、月饼、衣物等,非常热心的为他们争取各种资源的帮助,张超、张强的奶奶每次说到王老师都是连串的感谢;王梅老师还为本班的一名紫癫病学生申请专项捐款,并自费为其购买相关保险等。学校也在财力、物力、管理等上面大力支持所有的爱心行动,让爱心像春风吹满校园…
        针对学生视力低下现象日益突出的现象,为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学校结合"亮眼护瞳"工程,发放《护眼科普手册》和《邓井关小学校"亮眼护瞳"预防近视告家长书》,更换了一二年级的新桌椅,所有教室安装窗帘,更换有反射罩的日光灯,有效的合理调节室内光线,同时加强眼操巡查,提高眼操护眼质量…为锻炼学生的意志,组织"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师生远足活动;为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组织全校性学生趣味运动会、合唱比赛、流动红旗评比;为提高学生素质,进行"品格"教育,每期两次的"品格之星"表彰…所有活动都是教育,所有教育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圆满。
        三生教育要提供学生所需的营养,优异的学习成绩是社会与家长关注的焦点,活力课堂是提供保障的重要支撑。学校结合校训"活",提出了"三学N步活力课堂",即在固定必须呈现的"自学、互学、展学"的三大环节基础上,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实际、导学设计和课堂教学适时调节,按一定步骤完成教学目标。"活力课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团结协作与积极展示,注重充分激发学生的活力。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必须让他们多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没有挫折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总让孩子接受挫折与失败的教育也是扼杀孩子尝试之心、求学之趣的屠刀,因此学校提出要以"分层置疑、开放拓展、循序递进、各得其乐"的教学策略,以"低、小、多、快"的成功教育和"自主尝试、合作交流、拓展提升"相结合,最终达到"教为不教",还舞台予学生,各层次孩子在不同环节得到成功的甜头、共同体验成功的满足中得到收获,改变了一些孩子吃不下、一些孩子吃不饱;少数孩子当主演、多数孩子冷眼观的现象,"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了学校、教师、家长的共识。
在我作词,并请全体语文教研组老师共同探讨商定的校歌中,也注重了办学思想的渗透与传递。
        "三生教育"的办学思想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许多思路尚不明晰,措施也不到位,落实到教师的行动上参差不齐,各种奖惩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依然存在。但是明确了办学思想,就指明了前行的方向,路再长,一直走,总会到达;山再高,望上攀,总能登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