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修养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4期   作者:覃丽香
[导读] 一、开设数学模型课程,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

        广西柳州柳江区成团镇里湾小学      广西 柳州      5450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4-010-01
        一、开设数学模型课程,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
        小学生在幼儿园时期,已经接触到一些数学知识,然而这些数学知识主要以理论性为主,实际性很少,而进入小学之后,数学内容和思维方式和幼儿园时期数学差异明显,对各个层次学生都会造成一些困扰。此外,许多小学生不知道数学知识用处和如何运用。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列举一些运用性例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对于学生积极学习数学作用显著。伴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数学被深入和广泛的运用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并扮演着突出作用。为此,开设数学建模课程,以"培养学以致用的优秀人才"作为指导思想,不遗余力的推动教学改革,逐步完善数学建模课程,逐步培养小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他们具备初步的学以致用能力。
        二、开设通识课程,普及数学文化和提高学生数学修养
        以开设通识教育为契机,推动教学改革深入推进。通过开设通识教育,在传授专业知识基础上,健全学生人格,帮助每位学生深刻认识自我和紧跟时代潮流,在一种和谐环境中,选择学习内容,培养高尚人格,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具备适应社会能力和自我调节。适应复杂的社会,在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上进行深入研究,逐步完善通识课程体系,指导学生以数学思维观察学习、生活和社会汇总的问题,通过一些数学模型和运用事例,传递数学学习重要性,宣传数学思想,普及数学文化。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数学修养。
        1.数学是科技发展驱动力
        纵观古今中外,那些伟大人物做出的不平凡成就,都能看到数学的影子,数学为各个领域提供指导,其对科技发展作用不容小觑。
        2.数学对人类精神文明做出的贡献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数学是人类的一种理性思维活动,推动人类思维日趋完善,数学一权威、习惯、风俗等等形式成为左右人们思想和指导人们行动,尤其是在审美能力上不逊于任何一门学科。
        3.数学是伟大人物的必备素养
        许多著名人物都无一例外的重视数学。



        4.建模在数学运用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一个建模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因为我们在建立模型时,会融于主观认识和客观因素,此外,建模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前提,并且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数学形成和发展过程,然而紧紧依靠语言讲解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尤其是在一些重大性生活问题上,用数学建模能够深度精准把握数学内涵和凸显其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向学生讲解一些知识变化和在生活中的体现,通过数学掌握事物规律,而建模能生动形象展示这些变化规律,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生活问题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实际运用是依据教材、教师、学生等等实际情况最终形成正确的结果。,一般而言,一个问题解决的方法不止一种,思路不同,解决方案也不尽相同,然而殊路同归。在建立数学模型过程中,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不断增加难度,考虑相关因素,最终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对于不同层次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数学建模,传授不同深度的数学内容,对于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适当拓展深度和广度,为他们数学修养培养和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三、推动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自主性
        现阶段,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在课下听和记是一种普遍的教学形式,这一单一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消极听和被动记,制约着学生学习自主性和教学质量提高,为了帮助学生深入领会数学知识,应注重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融于一些课堂训练,指导学生自主解决一些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可以由教师在课堂上解决,然而由学生自主完成,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意义重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遵循数学学科特点,实施谈论教学,为全体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丰富教学形式,教师为学生提供交流合作的素材,这些素材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包含一些新内容。学生通过查阅报刊、网络、请教等等形式研究素材,要求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动手实验,提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学生在展示过程中,运用多种形式进行阐述,,而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提问,学生可以深入交流合作,最后由教师总结,从而明确重点,突破难点,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师生交流合作中全面掌握数学内容,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会产遇到新知识,这需要教师指导他们通过报刊、网络、广播等等形式自我学习,培养学生迎难而上和独立自强的良好学习习惯,由此一来,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基础上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这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激励谈论,对于数学知识理解和方法掌握更加透彻。
        四、拓展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要求学生具备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而教材把内容是不完善和封闭的,还需要拓展教学形式,进行生活实践,组织学生走进自然,走到社会,去观察和研究,定期邀请专家学者走进课堂,为学生授课,传授数学在生活、工作、学习、生产等等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通过这些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亲身体会数学知识实用性,意识到数学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学习,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