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沐溪学校 四川 乐山 614500
【摘 要】 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的学科门类,对学生逆向思维锻炼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学生 逆向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4-009-01
在初中数学科目的学习中,有许多知识点需要用到逆向思维,比如乘方、加减以及开方等,在针对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将正向思维以及逆向思维进行应用,是学习过程中必然要用到的两种思维模式。为了促进初中阶段数学科目更好的学习,将其学生思维打开,需要将逆向思维加入到学生的训练当中,以此来对学生的思维定势进行打破。
一、注重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水平
培养学生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不单单是出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教育中本身的需要,也是为了达到新课程标准的标准。逆向思维可以指引学生更系统地认识问题,从而在问题逆向推导时候寻求到处理问题的方发。由于初中学生年龄的特殊性,重点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能锻炼他们思维的整密性。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挣脱旧式的机械式思维模式,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改进他们的思维模式,以帮助他们养成较好的思维习惯。重视学生逆向思维水平的提升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进而提高学习兴趣与个人的综合素质。
二、在解题中进行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们知道,解数学题最重要的是寻求解题思路,这就需要我们解题之前,综合运用分析和综合或先顺推,后逆推;或者先逆推,后顺推;或者边顺推边逆推,以求在某个环节达到统一,从而找到解题途径。由此可见,探求解题思路的过程也存在着思维的可逆性,它们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以达到此路不通彼路通的效果。中学数学课本中的逆运算、否命题、反证法、分析法、充要条件等都涉及到思维的逆向性,在数学解题中,通常是从已知到结论的思维方式,然而有些数学总是按照这种思维方式则比较困难,而且常常伴随有较大的运算量,有时甚至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多注意定理、公式、规律性例题的逆用,正难则反,往往可以使?问题简化,经常性地注意这方面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三、开展数学知识竞赛,培养学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竞赛活动不是传统的做题考试比赛。而是通过给出一个知识点,学生从知识的不同层面进行竞赛,包括原始知识点、知识的扩展、知识的应用等。这种新型的作业布置形式,把知识的检测在课堂当堂完成。
通过数学知识竞赛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也能及时的发现学生在课堂内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思想。
其次,通过数学知识的竞赛,注重知识的运用,有助于学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第三层次的培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念。
知识竞赛模式用于应用题的教学中,是培养学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很好的途径。传统教学中注重习题的反复训练,但是从前面的测试可看出,教学效果欠佳。由于模式单一,学生很难找到学习应用题的乐趣。但是换开展数学知识竞赛形式,选取典型的与生活联系紧密的题型,比如"初二年级组织学生去秋游,联系车子的情况如下:每辆小型车能载20人,花费200元,每辆大巴车能载30人,花费240人,学生总人数170,问可以怎样设计乘车方案?哪种方案最经济实惠?"选取不同的同学从给出不同的方案,再对比总结出最经济实惠的方案。传统教学的解题模式是利用一次函数解题模型,直接套用,这就显得枯燥难懂。但是通过数学知识竞赛,大部分学生调动起来,讨论交流。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而且还能使学生更好地整合课外资源,这些资源很大部分就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又反馈于生活。换言之,能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意义,感受其魅力与价值,以"认知内驱力"增强学生的数学逆向思维能力。
四、在几何命题的证明中强调某些基本教学方法,促进逆向思维能力。
数学的基本方法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其中的几个重要方法:如逆推分析法,反证法等都可看作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主要途径。用分析法分析问题时要求学生养成"要证什么,需证什么"的思维方向,用它可以缩短已知和未知间的距离,便于寻找解题的途径。与一般解题思路反其道而行之,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往回追溯题设条件,一般情况下,都比较容易找到通往题设条件的途径,再反过来依此途径便可完成一个由条件到结论的相应证明。这就是建立在逆向思维原则上的分析法的精神实质,适当地运用反证法,既能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又能培养思维的活跃性,促进思维的发展。
五、巩固对逆向思维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学数学听懂了离掌握还有距离,特别是对常规思维的背离。因此要让学生真正具有逆向思维的能力,除了课堂上的分析、引导、启发外,要坚持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布置作业、考试检查,经常地得到锻炼,体会逆向思维解题的奇妙,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逆向思维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学生使用逆向思维能够巩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以及使用,使用逆向思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能提升学生具体问题的解答能力。老师应该强化学生逆向思维的引导,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宗煜.关于数学中逆向思维的运用[J].2016.35
[2] 李喜艳.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程.中学》.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