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4期   作者:胡勇
[导读] 【摘 要】 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一门课程,本文主要探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 小学科学 学生 良好 学习习惯

        武胜县高原小学校    四川 广安    638400

      【摘 要】 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一门课程,本文主要探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 小学科学  学生  良好  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4-051-01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提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学好科学课,形成科学素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将为后继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为学生终生学习做准备。好的学习习惯能关系到人一生的命运。离开校园以后,人在知识的海洋里能遨游多远多深,很大程度上是在校园期间所形成的学习习惯决定的。那些在学校里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的人,在新知识新事物面前就会去主动探究,就会研究出杰出的成果,就会出人头地。他们或者成为企业家,或者成为某方面的专业人才。
         2.好的学习习惯能使教学事半功倍。学生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真正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绝大多数知识能够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完成,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自己研究不出来。通过和同学们一起探究,集思广益,基本上所有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老师只对疑难问题进行点拨,讲清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就行了。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1.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1)专心听,要听清老师及同学说的每一句话,不搞与学习无关的活动。2)耐心听,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话,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3)细心听,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4)虚心听,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5)用心听,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2. 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又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养,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


然而,不少学生没有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尽管他们从学会说话开始,就可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很少有父母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将答案告诉孩子,惟恐孩子听不明白。进入学校后,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也是"绞尽脑汁"地将知识通过语言、演示实验等方式传授给学生。或者学生只是机械地照着教师指定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依样画葫芦,没有探究性思维活动的参与,久而久之,孩子们习惯于从老师或家长那里"省时省力"地获取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所以,小学科学教育应首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不依赖老师,自觉主动地去探究,自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植物的根是否在喝水?怎样证明?物体的滚动摩擦大于还是小于滑动摩擦?怎样证明?遇到这些问题,学生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设计实验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寻求老师的帮助和解答。当然老师并不是要游离学生探究学习之外"袖手旁观",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教师怎样适时适度地发挥作用,才能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从而使探究活动持久、有效的进行下去?
        3. 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育倡导"做中学",其实质是通过科学学习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动手"只是一种手段,会"动脑"才是真正的目的。然而小学生往往是乐于动手,但不善于动脑,面对眼前的各种实验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实验中也只顾"热闹",看不到"门道"。所以科学教育要养成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动手之前要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定实验方案,即动手之前先动脑。活动中要提醒学生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的并用,要及时捕捉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直观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
        4. 立足实际,小处入手,抓好过程管理
        对学习常规,我们天天都在抓,如果我们一时间面面俱到,俱查俱细,有可能一下子抓不起来。因此,我可以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一段时间内突出一项重点,加强落实,其他的不是不要求,只是我们有所侧重,重点落实一个侧面,逐渐形成习惯了,再加上一项,从而是学习各个环节忙而不乱,紧而有序。同时引导学生,立足于每堂课的每一个小的环节,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去把握,抓好了现在就抓好了未来,抓好了局部也就掌握了全局。从每一个环节,每堂课抓起,这就是具体到细处、小处抓良好习惯的培养,这正体现了长计划短安排的原则,难事做于易,大事做于细。同时注意运用及时评价,加强过程评价,激励学生进步。上课积极提问的、踊跃回答的学生要及时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强化良好的行为。
        总之,担负科学启蒙任务的小学科学教育,养成小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比获取知识的多少更为重要,它将决定着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追求科学甚至会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增年.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与财富》.2016.31
        [2]何泽锐.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6.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