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4期   作者:褚任连
[导读] 教学改革自从实施以来,各地课改实验和全面实施新课改方兴未艾。通过深入学习和严格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科学注释相关探索工作,以教学改革为契机,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结合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特对小学数学实验教学进行如下探讨。

        广西桂林临桂区茶洞镇中心小学      广西 桂林      5411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4-046-01
        教学改革自从实施以来,各地课改实验和全面实施新课改方兴未艾。通过深入学习和严格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科学注释相关探索工作,以教学改革为契机,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结合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特对小学数学实验教学进行如下探讨。
        一、前言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学科,小学生思维由形象向抽象进行转化。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小学生积极获取和自主消化数学知识。要想做到这些,仅仅依靠教师的语言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而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新大纲》指出,在教学中,要准信学生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因此,开展实验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师一项基本任务。
        二、实验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用
        1.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探索活动的一种主要因素,具有现实性和活跃性特点。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会集中注意力,思维活跃,情绪高涨,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而数学实验的实践性特点,贴近小学生活泼好动心理特点,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以更加积极和开放姿态参与学习活动中,比如,在学习一些内容时,组织学生进行设计,调查学生课外学习情况,在特定氛围中实施实验操作,在比较和收集中概括。学生通过自主设计,相互比较,精准把握数学知识本质,这种变化性教学活动,将动手和动脑有机结合,吸引小学生注意力,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在加深理解数学知识基础上,潜力得到开发。
        2.激发小学生学习积极性
        积极性是教育的本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思维方式,积极获取知识,提高小学生智力水平,是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希望。


而数学实验教学能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宜学习条件,在数学实验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通过观察,发现,每位学生都喜欢玩耍,无论是认识程度深浅,都是学生内心真实想法,都体现着小学生积极性,此外,一些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然而实践能力较强,在实验过程中,展示自身优势,在教师激励下树立学习自信心,克服一些恐惧心理,产生学习意识,引发学习动机,促使他们体验学习乐趣,努力进取,最终提高学习质量。
        3.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和教学质量提高都离不开一种良好学习习惯。数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新颖性等等特点,贴近小学生心理特点,顺应他们认知规律,促使他们由喜爱数学向努力专研进行转化。在不同层次学习活动中,小学生体验学习成就感,激发探索欲,形成锐意进取和积极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实验准备阶段,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指导学生自制学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才能,比如,在学习一些内容时,结合教学内容,运用一些废弃材料,尽管制作方法多样,都能做到精益求精和美观大方,引导学生学习热情有课堂延伸到课下,为实验提供丰富物质条件,课堂上通过动手,得出相应结论,促使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感受数学独特魅力,体验创造乐趣,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小学生爱护环境和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严谨态度、以身作则、解疑答惑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意识到教具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认真准备哦、准确运用、及时收纳和妥善保管,培养小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动手和勤于动脑得了良好学习习惯,从根本上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目标。
        4.培养小学生合作意识
        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很重要的技能,在合作中阐述自身观点,在合作中倾听同伴发言,在合作中吸纳同伴建议等等。因此,培养小学生合作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师一项主要教学任务,作用不容忽视,在数学实验教学中,通过分组实验,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比如在学习一些内容时,,教师不应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将全体学生合理分组,小组内部分工,交流学习方法,在教师指导后规范学习行为,教师通过指导,对表现优秀学生给与赞赏,将竞争引入合作中,小组之间通过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在一种自由、平等、愉悦和融洽环境中,小学生汲取知识,形成合作意识,热爱班集体,克服自身一些不足之处。
        5.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
        现代是个创新社会。创新是学生发展和进步的根本,是一种不解驱动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格外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了帮助小学生又快又好创造性解决问题,教师应依托实验,为每位学生提供拓展思维和实践的时机,增强动手和动脑联系,促使实验成为小学生创新精神的源泉,比如,在学习一些内容时,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好相应器材,想方设法了解数学知识特点,有的学生通过细致观察,有些学生通过比较,由此一来,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在发现新知识基础上,培养创新精神。
        三、小结
        数学实验在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提高教学质量、融洽师生关系、培养综合素质、推动教学改革纵深发展等等方面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深入研究和广泛实践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