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享阅读活动有效开展的五大策略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4期   作者:王蓉
[导读] 【摘 要】 分享阅读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成人和儿童共同阅读一本书类似游戏的活动。3-4岁幼儿是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幼儿普遍喜欢听故事、看图画,是接触图画书的最佳年龄,因此开展分享阅读活动就能更好的引导幼儿一起阅读图画、理解故事,并逐步从图画阅读过渡到文本的学习,为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在分享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是非常重要的,现结合教学

        贵阳市六一幼儿园     贵州 贵阳    550000

      【摘 要】 分享阅读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成人和儿童共同阅读一本书类似游戏的活动。3-4岁幼儿是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幼儿普遍喜欢听故事、看图画,是接触图画书的最佳年龄,因此开展分享阅读活动就能更好的引导幼儿一起阅读图画、理解故事,并逐步从图画阅读过渡到文本的学习,为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在分享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是非常重要的,现结合教学实践谈教师实施教学的五项策略,一是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二是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三是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四是开展丰富的区角活动,五是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关键词】 分享阅读  有效开展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4-036-02
        分享阅读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成人和儿童共同阅读一本书类似游戏的活动。3-4岁幼儿是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幼儿普遍喜欢听故事、看图画,是接触图画书的最佳年龄,因此开展分享阅读活动就能更好的引导幼儿一起阅读图画、理解故事,并逐步从图画阅读过渡到文本的学习,为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分享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是非常重要的,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教师实施教学的五项策略:
        一、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是有效开展阅读活动的基础。
        首先在班级里要创造良好的阅读的物质环境,给他们提供一个专门的阅读区域,安静、舒适、放松,整齐摆放的图书柜,各种各样适合幼儿年龄阅读的图书,孩子们来到阅读区可以随时翻阅,这样既利于阅读,又利于孩子养成爱护、整理书籍的良好行为习惯。其次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这对他们及其重要,好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如果老师喜欢阅读,经常当着孩子的面阅读,时间一长,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感受读书的氛围,喜欢上阅读,为阅读活动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有效开展分享阅读活动的前提。
        1、教师深入解读读本。
        在开展分享阅读活动时,教师首先要深入解读读本,对读本进行彻底分析,挖掘其教育价值的取向,选择适宜的活动切入点,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以及拓展活动的形式与步骤。
        2、丰富幼儿有关读本的生活经验。
        幼儿丰富的生活经验对读本内容的理解和阅读有着重要的铺垫作用。如在《天气》读本中,常见天气图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和关注的知识点,如果不进行前期经验的丰富,那在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就很难将天气图例和画面表现的内容联系起来,教学目标就很难达到,因此课前知识经验的丰富是非常必要的。
        3、教师做好适宜的教学具准备。
        适宜的教学具准备,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对目标的达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过于花哨的教学具会分散孩子对大小书的关注度,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在《我的影子》教学活动中,只需准备一些影子的图片,让幼儿在活动导入部分猜猜是什么动物的影子,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即可。
        三、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是有效开展分享阅读活动的基石。



        1、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欲望。
        活动的导入主要有以故事名称直接导入、故事插叙间接导入、根据故事主题以游戏形式导入。在读本《淘气的小猫》中,我们可用以故事插叙间接导入的方法,先让幼儿观察第5页,并思考:"为什么家里会乱七八糟?""是谁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引起幼儿的好奇,再依次阅读1-4页内容,逐一得到答案,让幼儿在解读答案时,一直处于好奇状态,使幼儿在整个阅读活动中保持浓厚的兴趣。
        2、教师要设计有效的提问,引导幼儿有目的的思考和回答,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设计每个读本的提问必须是有效提问,不是简单的以"是"或"不是"回答,而是要围绕读本的内容,引起幼儿的思考,以达到教学的目的而提问。在《上床睡觉》读本最后一页提问设计为:"发生了什么事?你怎么知道是医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些有效的提问引导了幼儿观察的方向,思考的内容,通过观察思考,帮助幼儿了解了故事的内容。
        3、教师要设计丰富的延伸活动,扩大幼儿的知识面,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在本学期的分享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开展丰富的延伸活动,为幼儿提供想象的空间,扩展幼儿的知识面,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在读本《天气》第三阶段的活动中,可开展天气图例涂色、天气图例连线、天气图例与文字配对等游戏活动,丰富幼儿的词汇,扩展幼儿的知识面,发展幼儿观察力等。在读本《虫虫虫虫爬》第三阶段的活动中,教师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动词,让幼儿大胆模仿读本中小动物的动作,并结合识字找出与动作相应的汉字,让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演,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4、教师要用文明、规范、准确、生动的语言去感染幼儿,吸引幼儿,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让幼儿不由自主的参与阅读活动。
        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自身的语言能力非常重要,准确生动的语言、语速的快慢、音量的大小、音调的高低等都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阅读的兴趣、朗读的能力、理解读本内容的能力。在《雨点沙沙》读本中,教师可采取不同的语调朗读的方法,让幼儿感受不同的阅读方式,不同的阅读方式会有不同的视听效果,最后再让幼儿辨别哪种阅读方式最适合这个读本,从而提高幼儿阅读的能力。
        四、开展丰富的区角活动是有效开展分享阅读的后备力量。
        区角活动能使教学活动得到延伸,使不同能力的孩子在区角活动过程中都有相对的提高。因此在每个教学活动结束时,教师要根据每个读本的内容增添相应的区角活动内容,让孩子在进行区角活动时,再次回顾读本内容以及链接相关的知识经验。在《化装》读本中,教师可设计表演区,为幼儿准备相关的化装衣服、面具、场景等,让幼儿进行表演,可根据读本内容表演,也可创意表演,让幼儿通过区角活动进一步的拓展孩子的思维,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等
        五、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是有效开展分享阅读活动的必要条件。
        在分享阅读活动中我们注重家园合作,除了定期让家长观摩分享阅读活动以外,教师还应特别注重家庭阅读指导工作,每次把一些家庭阅读图书的重点和在家庭拓展的要求写在家园栏上,并通过"家庭联系卡"、家长会、个别交流等方式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掌握科学的亲子阅读的方法,争取家长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帮助,真正做到家园共育。
        分享阅读活动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之一,让孩子们在分享阅读的关怀下,在老师的正确引领下,享受阅读、爱上阅读,并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