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趣味篮球运动”有效组织策划浅析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7期   作者:钱伟红
[导读] 幼儿体育对儿童而言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幼儿体育对儿童具有一定的引导能力
        摘要:幼儿体育对儿童而言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幼儿体育对儿童具有一定的引导能力。由于幼儿不够成熟,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自控力也较差,因此针对幼儿的教学方式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相应的改变,而实践证明趣味篮球运动可以运用于幼儿的体育教学,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使幼儿通过趣味篮球运动热爱体育,所以文章通过对幼儿园体育中趣味篮球运动的融合,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健词:幼儿体育;趣味篮球;组织策划
        现阶段的幼儿体育模式基本通过趣味篮球运动的活动形式,保证幼儿的个性特征能够完全展露,并且根据活泼欢快的趣味篮球运动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力,帮助幼儿更好的发展。教师也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认识到幼儿趣味篮球运动对幼儿体育学校的重要性,将趣味篮球运动作为体育教学重要形式,进行不断的改进,提升幼儿的的教学效果。
一、趣味篮球运动的必要性和优势
        (一)必要性
        趣味性篮球运动在幼儿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将篮球运动与幼儿喜欢的游戏结合起来,将保护幼儿生命,促进幼儿健康放在首位,重视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通过趣味性篮球运动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科学合理的在幼儿的教育教学中引入篮球运动,培养幼儿的优良心理品质,同时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发展。因此将篮球运动能很好的与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相结合,同时通过趣味篮球运动激发幼儿的兴趣,打破传统运动对幼儿带来的排斥感。这是趣味性篮球运动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也符合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
        (二)特色优势
        1、目标递减性
        趣味性篮球运动就是在幼儿已有的技术水平上,使幼儿保持对篮球运动的新鲜感,同时增加难度和求知欲,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活动技能在进行趣味篮球运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活动形式包括滚球,拍球等,从一人运动到两人传球,以及两人之间的对接和抛球,当幼儿达到一定的篮球运动技能后,也可以通过自抛自接进行篮球的练习,以及运球的形式提升自身的篮球技能,到达一定程度后,组织幼儿进行全场3V3的篮球比赛,通过篮球队的组建保持幼儿对篮球运动的喜爱。篮球运动项目层层递进,通过这游戏活动能够保证幼儿的思维在进行篮球运动的过程中提升,并不断提高活动技能。
        2、形式多样
        趣味篮球运动可以摒弃传统的篮球运动模式,根据幼儿的天性,和特征为其设立相应的多样化组织形式,将篮球运动游戏化、趣味化,避免单纯的动作,模仿和重复练习,提升幼儿兴趣,使幼儿在进行趣味篮球运动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比如在趣味篮球运动中进行游戏形式,由老师带领幼儿进行拍球游戏,为拍球游戏一起起名,在拍球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增加拍球数量。幼儿之间轮流拍球,或者由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参与游戏活动,能够更好的提升幼儿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其次也可以进行轮流拍球的模式,或者采取在唱歌比赛中的拍球形式,通过歌曲节奏进行拍球节奏的控制,在幼儿的体力受到拍球运动所带来的消耗时,可以根据幼儿忍耐力的程度,通过分组的游戏模式,提升幼儿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3、个性化
        为了使幼儿在趣味篮球活动中愉悦成长,在趣味篮球运动中,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使其在篮球运动游戏中激发兴趣,比如利用小螃蟹走路的篮球运动形式应用于游戏化的运动中,使幼儿掌握相应的篮球技能,或者通过障碍物,设立单手运篮球的传球运动,这种带有难度的篮球运动可以在中班幼儿的集体中进行。年龄较大的幼儿就可以增强其在篮球运动中的对抗兴趣,培养团结,勇敢的良好品质,利用开展交叉手运篮球的游戏,以及两人传球,多人传球的游戏使幼儿在篮球活动中体验篮球运动的挑战性。并组织相应的训练,使具备一定篮球技能和基础的幼儿,将篮球运动变为自身优势与能力,获得篮球运动方面的发展[1]。


二、趣味篮球运动组织策化分析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进行趣味篮球运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环境的教育功能,为幼儿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天地。在情境的创设过程中组织趣味篮球活动,从幼儿的观察视角入手,为其准备趣味性十足的活动场地。为幼儿创设色彩鲜明的篮球运动,并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喜好,进行篮球位置的摆放。使幼儿能够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积极探索,利用篮球运动,快乐活动,在活动中自由成长,做好随时加入趣味篮球游戏的准备。通过相应的情景创设,能够提升幼儿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步入相应的情境中时,提升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提升兴趣,从而主动地加入到篮球运动中来。
        (二)幼儿创造,教师示范
        教师可以抓住幼儿的心理特征,对于刚刚接触篮球的幼儿,让他们在自娱自乐中进行篮球的玩耍,即使幼儿的行为并不符合标准的篮球运动,也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使学生在创新的篮球运动方式中提升对篮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虽然幼儿的玩法与成人略有不同,但为了达到篮球运动的目标,支持幼儿自娱自乐,也要同时为幼儿做好篮球运动的示范,在适宜的时刻,使幼儿接受正规的篮球动作,使其能够逐步掌握篮球活动的标准,从而在创造的过程中进行动作的改良和改进,提高技能,将幼儿的篮球动作变得更加规范,而不是从开始就杜绝幼儿对篮球的使用,导致幼儿在接触篮球的过程中过于拘谨,不敢运用篮球进行相应的运动,甚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幼儿产生严厉的斥责态度,就会导致幼儿失去对篮球运动的兴趣[2]。
        (三)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当幼儿掌握了初步的拍球技巧后,需要在已有的基础水平上增加难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趣味篮球运动也是一个渐进的运动,就像学习其他运动一样,只有扎实地掌握的基本技能,才能够将这些技能组合起来,练就自身本领。因此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在进行相应的趣味篮球教学活动,应该采用由简到繁的顺序,先使幼儿掌握简单的基础动作,在逐步熟悉的篮球性能之后,幼儿就会对篮球运动产生兴趣,也会增强篮球运动的自信心,这时再加入趣味篮球运动中较难的技能练习,就会让幼儿产生层层突破的心理,为后期的篮球活动打下基础。篮球基础是十分重要的,不可为了追求花样篮球,而忽视基础,打好基础,才能够逐步提升篮球能力。
        (四)竞争模式,培养规则
        因为篮球运动少不了竞争,因此在竞争的过程中进行交流与合作,也需要明确游戏规则,在为学生建立相应的趣味篮球游戏中,需要提前帮助学生意识到游戏比赛对篮球运动的重要性。竞争模式的培养,可以设立相应的障碍篮球赛,即在进行趣味篮球运动的过程中,为学生设立相应的投篮障碍,使学生在跨越一定障碍物后进行投篮,在运球与投篮定点的路程中设置相应的往返点,并将幼儿分成小组,使每一个幼儿能够明确自身所处位置,在前一位幼儿完成篮球投篮运动之后,开始自己的跨越障碍物投篮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每一个幼儿的篮球技能掌握程度。而这一项游戏的设立规则就是每一位学生只有一次投篮机会,因此在幼儿多次投篮不中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提提醒幼儿尊重篮球规则,保证游戏正常进行。长时间投不进篮球,会在比赛中丧失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因此教师针对幼儿的个性差异,进行差别教育才能够在竞争模式中使幼儿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有利于幼儿自身的发展[3]。
三、结束语
        趣味篮球运动对幼儿体育教学而言,能够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在为幼儿进行趣味篮球运动之前,应该保证趣味篮球运动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同时利用趣味篮球运动的特色优势进行多样化的篮球运动,使幼儿在参与趣味篮球运动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了解篮球规则,提升篮球技能的基础,根据教师的引导,通过趣味篮球运动保证幼儿身体素质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虹虹.幼儿园"趣味篮球运动"有效组织策略谈[J].甘肃教育,2019,625(05):812
[2]谢红珍.幼儿园开展篮球运动的组织与有效实施初探[J].科幻画报,2018(10).
[3]何廷娟. 浅谈在幼儿园开展篮球运动的意义和价值[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 000(007):P.128-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