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教育是当今教育发展必须经过的一个学习过程,这个过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以此为入口打开孩子对世界的认识。多年以来,我国一直提倡的幼儿教学,并且正在逐年的得到改善,相关部门不断的投入资金力度,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扶持,不断的改革发展,时至今日在全国各个村落、办事处都有相关的教育体系,目的就是突出一个作用改变中国的教育,从小就抓教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点。然而,对于幼儿教育中的美术学至关重要,在孩子今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深受许多的孩子、家长所喜爱,也是孩子从小就培养一技之长的关键。故此,对于一个从事多年中职教育的任课老师来说,加强幼儿美术学教育应该从培养老师开始,让老师还没走出校门就具备强大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幼儿教育;中职教育;美术学;改革创新
俗话说的好“将松怂一窝,兵怂怂一个”。故此,对于加强老师的培养非常重要。美术学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重要桥梁,良好的美术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篇论文是笔者从一个培养将来即将走上幼儿教师的角色进行全面指导的文字,旨在为中国幼儿教育输送大批优秀的人才。
一、美术学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以及拓展创新空间
孩子的智力发展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幼儿时期的发展非常的重要,因为这个时候正是孩子初识这个世界的时候,故此对于幼儿教育的老师来说一定要善于激发,但是我们不能直接的激发,只能引用客观因素,那么美术学就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教育教学过程任课教师一定要注重孩子的想象力的激发,一定要鼓励孩子大胆的创新,画出自己的想法。比如,教师在展示“一朵向日葵”,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一些方法引诱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发现图片的模型,找到图片特点有什么不同之处。从而由浅入深,不断的刺激孩子的想象力,以此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展示完以后,任课教师可以积极的发挥课堂主导性,询问孩子一些知识性问题,比如说,假设你是这株向日葵的主人你觉得需要什么样的过程让他长大?需要什么养料让他长大?等等一些问题都可以不断的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刺激孩子对外界的认知。
二、美术学为孩子增添学习的兴趣,提高热情
孩子都是天真的,对于一切事物来说都是新鲜好奇的,故此加入美术学这一个大学科,我觉得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爱玩就是他们的天性,好动就是他们的天性,故此美术学对于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丰富孩子的思维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非常的重要。故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游戏,把这些元素融入进去,比如说“盲人摸象、猴子捞月、拼图、剪纸”等等一些活动充分的发挥起来,不断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好奇心,从而达到美术学的兴趣,让孩子在玩中找到快乐。其实,作为幼儿美术学还可以通过一些卡片进行展示,许多的孩子都比较的喜欢卡片,故此利用卡片来让孩子增添热情。
三、美术学为孩子增添情感,激发灵感
对于5、6岁的孩子来说一定要加强情感的注入,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大多数不知道怎么去学习,离开家,在幼儿园里生活,没有父母的怀抱,一切从零开始,这时候如果不加强学生的情感深化,那么就等于昏昏入睡的一天。故此,利用美术学这一特色,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创设一些优越、丰富的个人情感,从而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以便激发学生的灵感,从而提高思想意识。另外,任课教师还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方法提高孩子的意向,比如说讲述一组抗日战争时候“王二小”的故事,让孩子们在脑海里主动的塑造良好的形象,然后在画下来,这样不仅可以融入孩子的情感,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创造灵感。
四、完善孩子的创造成果,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笔者一直认为人“鼓励”依然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技能,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增进学生的辨别能力,每个孩子都是希望得到鼓励的,故此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加深孩子对外界的认知,让他们对生命充满兴趣。故此,对于幼儿教育的任课老师一定要完善学生的绘画成果,把一些优秀的画拿出来展示,以此形成标杆意识,培养孩子从小就有一种竞争、不服输的意识。同时,作为美术学的任课教师还要积极的给予孩子评价绘画的好坏,这个时候一定要学会委婉,不能随意而为,一定要包容性、柔和、委婉的进行鼓励孩子,让孩子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从小就知道迎难而上,学会自立自强。
综上所述,笔者是一位中等职业教育幼儿美术学的任课教师,对于即将踏上三尺讲台的学生我感慨万千,因为又有一批园丁去培养更多的学生,把美术学的精髓发扬光大,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