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7期   作者:郭与诚
[导读] 为了在小学数学学科中不断推进德育教育工作,本文从生活化教学、数学习题训练、数学教材内容
        摘要:为了在小学数学学科中不断推进德育教育工作,本文从生活化教学、数学习题训练、数学教材内容、教学情景以及数学实践活动这五个方面有效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更多的内容,以培养其良好的性格和优良的品格。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就包括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此外,新课标提出新要求,让学校将学科教学(如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效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思想等德育内容,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了实现新课标的要求,将德育工作与小学学科教学有效结合,不断推进德育工作,学校和教师应不断探讨和创新德育工作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工作中的落实策略。   
一、深入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以教材为载体实施德育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育部将大量与德育相关的数学内容编入小学数学教材中。这些数学内容是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推进德育工作的重点挖掘对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开展活动时,应联系数学内容充分讲解德育内容,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从而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
        举例来说,教师在讲解钟表知识时,不仅要让学生认识钟表,了解不同的时间表达方式,掌握之间的换算方法,还应不断加强学生的时间观念。让其认识到珍惜时间的作用性。教师可以通过一分钟测试,让学生在一分钟内进行写字或击掌,最后记录字数和击掌次数,让其自行思考和感悟一分钟的重要性与价值,以培养其时间观念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比如,教师在讲解圆周率时,首先根据教材内容讲述祖冲之是全世界第一位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的伟大数学家,进而延伸,将爱国情感、民族情感等德育元素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让其为祖冲之感到骄傲,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   
二、在教学情境中渗透德育内容,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  
        在众多数学教学方法中,情景教学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推进德育工作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相关德育元素,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教学情景之下,不仅能理解并学习相对应的数学知识,还能让其学习更多的德育知识,从而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思想认识。
        举例来说,教师在讲解平均数概念时,可以创设捐款的教学情景,其具体表现如下:隔壁某为家境贫寒的学生得了重病需要做手术,但却无法支付手术费,教师鼓励全班同学力所能及的献出一份爱心,为其匿名捐献筹手术费。最终全班学生总共捐献了476元,求每位学生平均捐了多少元?在这个教学情景下,学生不仅能充分理解平均数的相关概念与计算方法,同时还能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培养其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三、在生活化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其是解决生活问题的一大工具。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生活化教学方法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实际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认识数学的应用性 还能满足新课程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推动德育工作的同时,应将实际生活中可利用的数学资源与德育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能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学习更多的德育知识,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   
        举例来说,教师在讲解比例尺知识时可以利用中国地图。

首先让学生了解该地图的比例换算,再测量地图上台北与北京的图上距离,最后计算北京与台北的实际距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一旁讲解目前台湾的实际状况,以将德育教育有效融合其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再如,教师讲解统计内容时,引导学生对校园的每一种树进行数量统计,如柳树、桃树、白杨等。在学生在统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出保护环境,爱护校园花草树木等德育内容,并将其与生活化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充分掌握统计知识的同时,培养其爱护环境的思想。   
四、结合数学实践活动渗透德育内容,使德育寓教于活动   
        在众多学科中,数学学科的实践性较强。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并锻炼其知识应用能力,教师不仅要做好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外还需开展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因此,为推进德育教育工作,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外数学实践活动,将德育内容有效贯彻其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理解,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德育教育的熏陶,提高其思想素质。   
        举例来说,教师在讲解图形与几何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观察学校内外不同物体的形状与特征。在具体活动中,每位学生在小组中有不同的任务与责任,首先有部分同学寻找观察的几何物体,然后再由部分学生观察物体并记录名称及其相关特征,最后再由部分学生根据记录进行讨论交流、分享意见。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充分了解其特征,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锻炼其沟通交流能力。   
五、结合数学习题训练开展德育,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   
        数学学科在众多学科是较为严谨的学科。不管是在解题还是学习过程中,学生都应时刻保持仔细、认真、严谨。而教师为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往往会利用大量的习题训练。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进行习题训练,有效渗透德育内容,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解题思维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和知错就改精神。   
        举例来说,在进行大量计算习题训练时,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审题,认真计算,仔细检查。在审题过程中,首先明确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再理清解题思路,明确解题步骤,看是否存在简便计算,最后仔细运算,正确书写解题步骤。此外,在写步骤时,学生应养成返回检查的好习惯,以便及时发现错误,改正错误,防止一步错,步步错。此外,教师还应将德育内容渗透习题训练中,让学生在反复的训练过程中,磨炼其克服困难、独立思考的意志并培养其坚持不懈、认真负责的精神态度。
结语:总的来说,小学数学教学可以从以上五个方面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以上这些策略可以将德育教育有效渗透融合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将德育教育比作小雨,那么小学数学教学就是干涸的沙土,而学生则是拼命吸收水分,在沙土中倔强成长的小草。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并在实践活动和习题训练中,抓准时机将德育内容有效融合其中,让学生在学习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又能受到德育的熏陶,以不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J/OL]. 数码设计:1-3[2020-05-1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292.TP.20180718.0920.002.html.
[2]魏田丽.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策略[J]. 智库时代,2017(14):95+97.
[3]祁金冰. 德育渗透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性[J]. 课程教育研究,2014(23):145.
[4]齐金星.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17(34):120-121.
[5]肖明霞.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9(15):62+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