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7期   作者:宋月妮
[导读] 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科最基础的一部分,对每个学生的生活实践有着重要影响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科最基础的一部分,对每个学生的生活实践有着重要影响。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不仅体现在学生成绩上,更主要的是学生数学学习思维方法,使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小学教学这一阶段,我们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本文基于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案例,对小学数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叙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核心素养所指不仅仅是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或者是传统的数学解答能力,而是以学为基础,在数学基础技能上的升华。小学的数学核心素养所传达的是数学的本质与思想,是通过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教育期间学生核心素养的常见问题
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所涉及的不只是要自如解答数学题和理解数学理论知识,与此同时还包含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质疑题目的能力和敢于创新的观念。由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核心素养渗透与小学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是适应现阶段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落实新时期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目标的需要。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习惯于沿用“灌输式”、“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仅仅将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局限于课本,最终无法提升小学生综合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育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一)让小学生自主发掘数学教学内涵
数学核心素养,是小学生掌握识数、测量计算、统计数据等数学基础技能和学习方法,以及小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合理运用的认识。
举例来说,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老师要引导小学生自主运算计算公式,可以自主计算出正确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并能够用所学知识合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这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环节和教学目的。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和推理解题能力,小学生不断累积数学活动经验能够有效达到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教师主动营造相关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的核心素养培养工作较繁琐,通过逐步提升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有效增强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自如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孩子们的后期学习提供有力前提保障。对于此,小学数学老师就要按照小学数学实际课堂教学效果,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充分结合,在上课时为小学生创设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成功培养核心素养的目标。
举例来说,在学习《平移与平行》、《相交与垂直》时,老师可以告诉学生将两支笔自半空抛至桌面,做自由落体看它们形成什么图案,然后学生们就会纷纷开始做测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课堂的气氛,营造出一种轻松活跃的数学课堂学习氛围,这样一来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再把自己抛出的笔形成垂直或平行状况展示给学生看,引发学生的思考。

教师通过将数学理论知识与游戏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其中的核心素养。
        (三)注重数学教学实践
多开展有关数学的实践活动也能在极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树立形象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理论性和逻辑性,教师如果没有开展适当的实践活动,学生将会很难充分掌握所学数学知识。对于此,数学老师在进行教学期间要设计相应的数学实践活动环节,通过进行一些的数学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高掌握能力。
举例来说,在学习《角的度量》这一数学内容时,课本指出“角的大小与角两条边长无关没有关系”。可是多数小学生在具体学习期间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对于此,数学老师就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带动学生对这一含义进行理解。老师嘱咐学生将一张纸裁出几个正方形,再让学生观察这些正方形,学生会发现这些正方形大小都有,但每个角都是90°。由此一来,学生通过实际实践便可以领悟到所谓“角的大小与角两条边长无关没有关系”。
(四)强化学生数学相关技能
培养核心素养是小学阶段的基本教育,数学内容主要有数学定量、含义性质以及公式法则等,对此常见的就是依托图画解决问题的技能。举例来说,在学习《乘法》这一内容时,老师对学生进行设问:游戏火车有6节车厢,一节可坐下3个儿童,问火车共能乘坐多少儿童?此时老师再借助多媒体设备,放映与问题相符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计算大致了解数学计算思路。与此同时,数学老师还可以使用图片举一反三,对学生设问多种类似问题,让学生用相同的解答方法解题,从而进一步体会到乘法的使用方法和意义。
(五)改变传统学习形式
现阶段,小学老师在开展教学期间仍然受到老旧式教学方法的影响,很多教师依旧提醒学生要死记硬背,却不知道,这种方式只会让不断简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无法深入理解知识的真正内涵。
举例来说,在教学“正方形”相关内容期间,老师要求全班同学在一个长8cm、宽4cm的方框中画一个正方形,很多学生都可以轻而易举的画出来,并计算出其面积为1、4、9、16等。之后老师再让学生画出面积不能为1、4、9、16的正方形,让学生思考有哪些符合老师要求的画法。整个教学过程,不仅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氛围,而且能使学生巧用绘图,观察、操作、分析和思考,真正发现正方形的特征,改变原本的教与学方式,创新正方形画法,使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激发了学生探索、研究的欲望,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得到了培养。总之,通过使用这类型的教育形式,能慢慢提升小学生的思考能力,提升小学生画图解决问题的技能,让其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
        三、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我们要将人文底蕴与数学科学精神相结合,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质,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开拓学生的思维,注重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晓萍;陈六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6年04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