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制取》教学案例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7期   作者:浦燕梅
[导读] 在讲述到关于《二氧化碳的制取》这一节课的内容时,我首先让学生们加入课堂的讨论环节当中,
        一、背景分析
        在讲述到关于《二氧化碳的制取》这一节课的内容时,我首先让学生们加入课堂的讨论环节当中,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关于二氧化碳生成的一些反应是怎么样的,同学们都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当中,有些同学回答有人体的呼吸,而有的同学则认为木炭的燃烧或者是蜡烛的燃烧最终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每一个学生的想法都大同小异,这些回答都似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这些试验并不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这是我和同学们在接下来需要一起讨论的问题。尽管我用十分缓慢的速度去试图让学生们理解为什么,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们似乎还存在不理解的地方,尤其是试图让学生理解碳酸钠与稀盐酸进行实验时是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并且产生的反应较快的时候,学生们似乎只能理解表面的文字含义,对于实际的操作并不是十分了解,这样会让教学的效果收效甚微,所以,接下来的课程,我决定与学生一起通过真正的实验去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过程,深入地学习课本中的内容,加深印象。
二、案例描述
        在这一节课当中,我在课前就提前准备好了这节课进行实验需要的一系列的器材与药品,同时,我让学生们自由进行分组,选择与自己一起进行实验的小伙伴,然后,我与学生一起进入到实验室中亲身感受二氧化碳的制取过程。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还准备了一些其他的材料,比如粉末状的碳酸钙、质量不一样的,呈现颗粒状的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等等实验物品。准备这些物品是希望学生可以利用这些作为实验的原料,通过比较最终产生的不同反应,得出自己的结论。比如大小不一样的石灰石颗粒与稀盐酸或者是稀硫酸进行实验产生的反应分别是怎么样的。在这样一个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进去的活动当中,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实验小组中都有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即便是平时不怎么表现自己的学生,也会对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过程激发学习的兴趣。在实验室当中,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分配给自己的实验任务,学生愿意自己进行答案的寻找,在不断地实验当中,学生自己就可以明白制取二氧化碳最好的方法是利用颗粒状的石灰石与稀盐酸进行实验。这样的课程设计对于学生而言是自我动手,加深知识印象的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十分有帮助的。因此,在接下来的课程教学当中,我选择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例如自己设计实验的装置,让学生在实验室当中对书本中的知识进行实践,尤其是那些可以通过自己亲自动手进行实践获得最终答案的实验。当然,这样的活动是需要在教师的陪伴与指导的情况下进行的。显然,最终的效果是明显的,学生的匠心独具,每一个学生都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同时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以及深化了课本知识的印象。


三、案例分析
        通过上述的案例其实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让学生们真正参与二氧化碳的制取,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的印象,所以,在接下来的课程教学中应当要在这几个方面做出改变:
        (一)转变观念,拓展与迁移教材的知识
        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所采用的方式上,教材的讲述不应当只是知识的照本宣科,简单地将课本的知识照搬给学生,希望学生可以从这些单调、枯燥的课本知识中获得更多启发,理解这些知识点,这对于初中化学的课程讲学是不适合的。教材的作用应当是为我们教师讲学提供基本的材料,教师主要是借助教材来进行课堂的讲学,但是,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应当要在教学手段与方式的使用上追求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倾向,将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拓展与迁移,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学习到这些知识,而不再只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单调地将知识讲述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让课堂的氛围变得沉闷,学生难以积极地投入到认真听讲的状态中,学习效果也不怎么明显。
        (二)融入实验,深入理解课本知识
        初中化学需要加入实验的元素,不仅仅是此次案例中的二氧化碳的制取,在平时的课堂活动的准备上,可以根据本节课所要讲的知识准备相应的课堂实验,例如二氧化碳溶解、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之间的反应等等,学生们可以通过这些活动真正地体会到书中的化学公式所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另外,在课后也可以安排学生完成生活当中的一些小实验,比如说采取办法清理家中水壶中的水垢、利用不同的原材料制作出炭黑等等。这些实验让学生对化学课充满兴趣,变得期待化学课的来临,每一次的化学课讲学就不再只是教师在讲台上的独角戏,学生也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实验当中,教师与学生都会对课堂的讲学变得更满意,课堂的效率自然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四、案例反思
        初中化学是一门需要借助实验来达到学习目标的课程,化学知识的学习很多也都是在进行实验以后才得出实验结果的,二氧化碳的制取也是这样,其他的也是如此,因此,在化学课堂中,让学生亲自感受实验的过程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当学生学会面对实验过程中出现不可预测的情况时,学生通过采取怎样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时,这对于学生而言都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参与到化学课当中,实验是一个最佳的选择,教师可以借此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也可以在小组的互帮互助之下,一起找到实验的最终正确答案,并且成功地完成每一次的化学实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印象,简化答案找寻的步骤,提高学习的效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