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教学是目前农村小学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系统化教学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探讨了在农村小学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学基本情况,分析农村小学学科教学中充分渗透德育的有效方式,通过分析学科教育中融合德育的重要性作为切入点,从多个角度分析农村小学学科教育中德育教学渗透基本途径,旨在为农村小学德育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德育;小学学科;渗透
长期以来,受制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农村小学的教育侧重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发展,完全忽略了学科德育教学的好处,无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此外,农村孩子的大多数父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通常从事农业,他们没有时间和能力教育孩子,这导致孩子对是非对错缺乏清晰的判断,在思想情感、文明礼仪、遵规守纪、学习求知、生活卫生、勤俭环保等诸多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导。对于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而言,发挥课堂这一主要教学渠道的作用,真正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将德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增长尤为重要。
一、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及重要性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堂教学渗入道德教育,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吸收系统的科学知识,辩证唯物主义和学习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标准的基本知识,这将增进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并制定他们的道德观念。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基本原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小学的课程和教材是根据教育目的精心设计与选择的,具有极高的科学、认知、发展和教育价值。充分利用这些因素有助于“整体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由于在课堂上进行的道德教育是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解,因此,在学生进行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之后,所养成的思想道德是有意识、稳定的,此外,课堂教学是一个组织非常紧密的教学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目的,内容和一定的进度。 要求教师和学生严格遵守相关要求,制度和纪律,并自觉调控行为。教师要表现出自己健康积极的态度,风格,言语和行为,学生要按照心中的标准进行“自律”,这些都有助于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和风格教育。
二、德育渗透的途径
1.课堂讲授中渗透。课堂教学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主要途径,在每门学科教学之前,一定要准备深入的课程,不仅要明确教科书的内容,还要评估教科书的内部教育价值,实现智力发展与思想教育合二为一。课堂不是用于完成课程计划的预先设计的过程,而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尽管老师会仔细预设学生可能会在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情况,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但仍然存在一些超出预设的情况,那么这时应根据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来调整教学环节,即使是学生犯错,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还要培养老师的课堂控制能力。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索发现,以小组的整体表现作为评估标准,从而找到一种实现学习目标、有效调动儿童教育领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和每个人都能进步的学习方法,增强儿童的协作和创新能力。在课堂上,通过学生之间的积极合作,学生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了优良的素质,积极地帮助他人提高沟通,协作,学习和互相帮助的能力。
2.课堂训练。学生渗透到家庭作业和测验题中学习该科目时,应让学生接触大量的家庭作业和练习,这是渗透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准备作业,练习和检验时,各学科的教师应注意加强学生思想意识,履行其教育职能。比如,语文教师在选择阅读练习的文章,语言课的书面材料和测试材料时,应根据学生的思想现状选择学习的文章或片段,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将德育教育融入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用语言表达他们的研究和发现的过程和结论,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和辩证讨论激起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紧密联系学习内容,养成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
3.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渗透。例如,有计划地发起“心爱的家乡”比赛,自组织小报展览,书画展览,知识竞赛和其他主题活动,组织学生研究故乡改革后的变化。通过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他们的个人素质,可以培养学生对家乡和家乡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根据学生的爱好,渗透思想教育,启发和引导学生的积极性。许多英语教科书中的歌曲都包含诸如团结和友谊,热爱合作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内容,这些内容有助于在学习情感时渗透道德教育;在语文的草原课程中,如果首先使用该语言呈现草原的美丽景色,或者使用视频和照片显示草原的旖旎风光,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渗透到通常的教育活动中。在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教师应根据情况指导学生,规范他们的仪态,举止和习惯,并发挥示范作用。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思想和道德素质。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学生说话的过程应该是再现文字美的过程。 因此,学生的语言练习不是无聊的阅读新字词和记住字形,而是一种有趣的活动,它能使学生感到愉悦和幸福。例如,教授古诗“鹅”可以让学生听音乐读,看图画读和绘色读,这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学生可以从中体验感兴趣的语言之美。又比如,在教新词“父亲,母亲,我”时,学生们可以聚在一起创作一个光鲜有趣的短篇故事或小说,并以不同的角色表达情感。 在实践活动中再现文字的美,学生丰富了理解的内容并体验了对美的感受。
结语:简而言之,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阵地,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学校的道德教育任重道远,注重“两课”和德育的其他方面,也要注意将德育渗透到其他课堂。培养学生思想和道德素质,文明素养,心理健康,创新意识,法律意识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智育与德育的双赢。
参考文献:
[1]赵新宇. 德育教育在学校学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2):135+137.
[2]吴祚松. 谈小学各学科教育中对德育教育的渗透[J]. 华商,2007(Z2):83-85.
[3]方吉庭. 关于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索[J]. 学周刊,2016(33):126-127.
[4]孟雪云. 小学教育中渗透德育之我见[J]. 学周刊,2019(18):77.
[5]阮晓莉. 立足小学教育 践行立德树人[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