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肖燕红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7期   作者:肖燕红
[导读] 在教育变得日益重要的形势下,小学班主任也被要求去主动的开展德育教育教学工作
        摘 要:在教育变得日益重要的形势下,小学班主任也被要求去主动的开展德育教育教学工作,将这作为自己的工作一部分。而采用适当的方法去开展这项工作也是老师们需要去学习的,其中最常见的方法其实就是激励策略。
        关键词:德育教育;激励策略;班主任
       
        人们的素质也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提高。素质教育应从小抓起,在这种社会要求的积极指引下,小学班主任也被赋予了新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小学班主任要做好对德育教育的开展,并使其现实意义得到发挥。德育教育的进行也需要班主任采取合适的方法,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良好发展。
        1 德育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1.1 德育教育方法不足
        小学德育教育要想良好的进行开展,就需要相应的方法和措施。不过现在我国在小学的德育教育中,往往存在一些方法不足或不当的问题,以至于德育教育的结果不够好。而首先需要做好的就是激励策略,这个策略的实施力度并不是特别的明显。老师对于自己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并没有进行良好的记录,缺少及时的反馈。而相对应的活动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活动数量较少。若想要良好的开展德育教育,我们首先就要解决这些问题。
        1.2 缺少相应实践
        当班主任自己做进行德育教学时,还是像进行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一样,只是自己一味的去讲去说,没有去考虑学生接受了多少。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几乎很少有自己去发言和探讨的机会。对于德育教育方面知识的讲解时,老师出发的角度往往过于大。这不符合小学学生对这种知识的接受。以至于他们在自身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往往不能按照德育教育的要求来进行。老师要学会去改变这种方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切身的去融入其中,并会在生活中融会贯通,让德育教育真正的起到好的效果。
        1.3 没有专管组织
        在小学的德育教育中,这项工作的开展基本是由班主任全权负责,没有相对应的组织去管理和有关的制度也不健全甚至没有,学校也可能不是很在意这方面。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不能够及时发挥德育教育的良好效果,学生也没有能够去知晓它的重要,并以此来规范自身的行为。只有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老师才会去进行开展相应的教育和批评,而这样的效果显然不是德育教育想要结果。
        2 小学班主任促进激励策略有效实施的方法
        2.1 以德育为根,规范学生行为
        德育教育并不是上来就给学生定下很高的目标来让他们去做。在小学阶段,要使德育有效,需从行为上先下手,让他们学会自律并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个人行为,他们做起来能明白是非对错。

这是打下个人基础的关键一步,建立个人的良好素质和品德。与这要求相结合,小学班主任可以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来要求学生的行为,并给出相应的鼓励,在学生的对比中选出最优的给予奖励。
        在这个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老师要给予充分的机会,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去加入。可以个人,也可以小组对比,老师可以在一些方面做出德育要求的行为,来看学生在一周内的良好表现并记录。最终来一个总结和对比,让学生互相投票评选出他们认为德育行为做得最好的学生,老师颁发奖励并表彰,来促进其他的学生向他学习,并以此为榜样来要求自己的德育行为。借此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才是正确的,是我们的教学所要求的,让学生能够明白并融入自己的行为中。让这些行为融入到个人的良好习惯,并在之后的个人行为中自律的要求自己。
        2.2 让德育深入学生心中。
        每一个政策和策略的开展都不能只限于表面,而德育教育中的激励策略也需要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深入学生的心中。只有让学生的心里有德育教育的影子,学生之后才会有相应的标准模范去行使自己的行为来规范自身。比如在一些较为重要,能让他们获得一些荣誉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有效的实施激励策略,对于一些表现优秀,按照德育规范所进行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表彰和鼓励,或者做一些小奖品送给他们。那些没有获得奖品的同学就会与此形成对比,将他的行为和自身来对比,来了解自己哪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从而让他们去主动的改变,争取在下一次自己也可以获得小奖励。这也就可以让德育有效的去深入学生的心中,让他们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做这件事。
        2.3 让德育走进日常
        德育的作用在日常小事中也能感受到。这要求我们对学生要求就不能过大,要学会从学生自己身边小事情来出发,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德育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想做好,你就需要对生活的这些小事情负责,并去按德育要求去做。比如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德育,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学生也经常接触的人。从这方面让他们良好的去进行,就可以充分让他们认识到德育工作,学会与学生、老师和父母如何相处,来强化自己的行为准则。
        3 结束语
        面对德育教育目前在小学阶段还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作为小学班主任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并且改正,通过对提出的方法和行为去做探讨和实践,来找到合适的方法,通过采用激励策略来良好的让德育教育进行下去,让学生的素质能够有效的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咏梅.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华少年,2015(30):11.
        [2]姚中华.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才智,2015(23):77.
        [3]刘计敏,陈冬寒,李金应,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反思[J].中国特殊教育,2010(11):86-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