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7期   作者:康德
[导读]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从以往的技能型教育转化为职业化教育
        摘要: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从以往的技能型教育转化为职业化教育。而且,我国也正在加强高职德育研究管理,并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发展做出了新的研究。高职德育工作贯穿于高职学生的专业设置、产学合作、教学管理和技能课程等方面,借助全灌输的教学视角,以期能够创新技能和素质综合化改革的人才培养途径。本文基于试论高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有效措施
引言
        随着基层教育水平的提升,大众对知识教育有了更积极的认知,高职院校的办校数量、质量也不断提升,这也导致了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良莠不齐的问题。部分高校强调人才化教育,但缺乏素质提升和德育知识教育意识,导致高职院校的德育教学模式效果有待深究。部分院校的就业率虽然高,但是学生实习后转业,频繁跳槽的现象依旧明显,有待深究。
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
        首先,高职院校的学生相较于大学学生而言,自身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较弱,如果单纯通过思政课堂教学环节进行教育,会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人情绪倾向相对消极,容易被负面的信息所影响,这就直接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教学体验感和案例的时效性。其次,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中学期间,普遍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较为严重,在学生身体和心理快速发育的阶段,大量的网络信息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更有可能让学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容易在原本该努力上进、追求学业的年龄自顾贪图享乐、盲目追星或者过于信仰拜金主义等等。这些情况都导致了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政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面对更多的困难,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身心特点和行为习惯。再次,从心理和情感因素上来讲,高职院校学生的情况更加复杂,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计划生育的影响下,被家庭溺爱导致的性格偏激、娇生惯养、自立能力差、意志品质薄弱等特点较为明显。最后,传统思政教学工作,对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而言,缺乏相应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正确、合理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知,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培养其学习兴趣,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但是由于中学阶段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的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缺失,学生对于和生活实际相关的时事政治认知程度不足,教师也缺少提高学生德育教育的责任心。
二、不断提升自身德育水平
        班主任德育水平,是其德育工作效率的基础与保障。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班主任德育水平的提升应着眼于个人道德修养及德育教育水平的提升。首先,就个人道德修养而言,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班主任只有自身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够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受到学生的尊重与仰慕,也才能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进而给予学生更多的正向引导。对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对高职班主任的培训,加强高职班主任师德师风建设。其次,高职院校班主任自身也要秉持热爱工作、热爱学生,对学生负责和为“双高计划”建设贡献力量与智慧的工作价值观,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注重自身道德品质修养与文化修养的提升。就德育教育水平而言,班主任不仅自身要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更为重要的是要将道德修养与品格注入学生的思想中。对此,一方面要加强民主管理,着重于公平、和谐、融洽、友爱、团结的班级环境与文化的构建,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班级环境下健康地成长,快乐地学习,当然民主管理也离不开明确而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班主任要组织班级内全体成员共同参与讨论进行制定,以此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

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是班主任提升德育工作效率的必要途径,是立德树人的基础教育,既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又能够及时发现并对学生的思想偏差与认知错误针对性、有效性地开展心理教育;最后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高职院校班主任要本着“价值引领、能力本位”的工作理念,鼓励学生发挥自身优势长处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教育。
三、多元化德育教育方法
        德育教育属于抽象性的内容,很多学生往往不注重德育学习,认为其不属于专业课,从而不愿意参与其中,因此高职班主任应当创新德育教育的方法,尽量多元化教育方法,使得德育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如此才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比如,高职班主任可以采用多媒体+案例的形式开展德育教育。首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个心理不健康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案例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然后教师可以在观看案例的背景下为学生分析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灌输一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内容,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下对德育教育进行更深刻地了解,加深学习印象,提升学习效果。再比如,班主任可以采用辩论赛的形式开展德育教学。这要求班主任提前确定好辩论主题,并引导学生对主题进行分析和扩展,抽一个合理的时间让学生以辩论的形式分析主题的利弊,并针对于主题进行深化讨论,从而将德育教育有效融入到辩论中。另外,在德育教育中班主任注重方法的同时,还要认真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心,营造亲切感,从而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比如,如果在教学中发现某个学生经过努力学习之后,并没有取得优秀的成绩,学生非常沮丧、沉闷,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聊天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疏导,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网络聊天往往比面对面交流更有效,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劝导,从而能够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
四、综合考核,改变德育和就业教学管理途径
        德育考核具体可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如理论考核可采用开卷考试、作业、小论文、课堂讨论、课前演讲等形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见解,鼓励创新;实践考核应重在考查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中职业道德素养的养成、参加社会实践、日常行为表现以及社会适应力、心理调节能力等。评价过程中尽可能让所有的评价主体都能参与,努力把德育教学和学校各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使这些层面相互补充、相互贯通,体现德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在实习、实训教学中,应把学生的技能考核与职业道德素养的养成考核结合起来,使实习成绩成为技能成绩与职业道德考核成绩的综合。
结束语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体系创新,应注重全员参与,通过启发式和沉浸式教育模式和活动让学生自觉参与,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和品味情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德育工作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构建富有特色的创新型德育工作体系,通过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过硬的德育工作队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高尚品德修为、远大理想信念和过硬本领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子悦.五年制高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探讨[J].科技资讯,2019,17(30):109-110.
[2]胡媛.用心去发现,水珠中亦有七彩斑斓——以高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2):170-171.
[3]苑克云.高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探讨[J].中国高新区,2017(17):78.
[4]赵文玉.浅谈高职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中国高新区,2017(17):79.
[5]沈晟.高职班主任该如何优化德育工作探讨[J].才智,2017(22):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